一本科普书连接“双减”与“双碳” 转子中国教育报APP
谈到当下的教育,一定会涉及“双减”;谈到当下的气候,离不开“双碳”(碳达峰和碳中和)。在“双减”实施后孩子们多出了一些可以支配的课余时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是一个不错的选项。最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科学传播专家沈亚东的《碳中和:全球变暖引发的时尚革命》,该书为广大学子了解低碳经济、学习前沿科技、激发创新活力打开了一扇窗户。
该书分为生活、环境、生命、空间、金融、创新、文艺、哲学、大学等九篇三十六节,内涵丰富,内容全面。书中讲到,从1958年开始,美国科学家基林用红外分析仪持续在夏威夷莫纳罗亚山进行检测,并在1960年、1976年两次发表论文公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观测结果。莫纳罗亚山观测到的随着时间持续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曲线成为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变暖最有力的证据,被命名为“基林曲线”。书中进一步提出,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而伟大的理论往往不是空穴来风,是来自那些颠覆当时人类“三观”的观测结果。基林曲线,会像第谷行星观测导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迈克耳孙关于光速不变的观测让爱因斯坦创造了相对论一样,引发新的科学理论与哲学革命吗?
基林通过红外分析仪发现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变暖最有力的证据,而一百多年来的本轮全球变暖背后的温室效应也和红外线紧密相关,地球大气层中含量很低的二氧化碳,对太阳发送到地球上的可见光是透明的,但是对于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后发出的红外线却不怎么透明,就像温室一样减少了地球表面热量的扩散。巧合的是,该书推荐人之一褚君浩院士也是一位红外科学家。
人类文明是一部科技创新的历史。直到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尔才在暗室中做光的分解实验时,通过测量光带中不同颜色所含的热量时首次发现了红外线。如今,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经广泛应用了先进的红外测量技术,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资源评估、安全生产、效益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走向碳达峰、碳中和的新时代,我们还有许多类似可控核聚变、暗物质、暗能量的未知领域去探索、去应用,就像当年的红外线一样。
在该书引言中,作者对中国年轻人寄托厚望:“你们,就像当年农业革命一样,正在开启人类下一个一万年可持续发展的光辉岁月。这条源自能源、超越能源的未来之路,很酷很酷,充满了鲜花与荆棘、欢笑与泪水。我和这本书,将和你们一路同行,投石问路,成就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
FROM 219.14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