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挺有趣
第一,你所谓的无权干涉,比如所谓法定噪声,与我说的有何矛盾。
既然是有法定噪声,既然是无权干涉的,那么权利之间的冲突本身,就已经被外部规则定义了,冲突双方遵守给定的规则即可。
而楼主说的问题是,两个人的诉求,并没有明确的规则予以界定,此时双方的诉求该如何安排。
别人说鸭,你却说鸡。
第二,你所谓的相互体谅,典型的白左套路,就是嘴上唱高调。
事实就是两个诉求发生冲突,实现其一,就会妨碍另一。你不探求解决方案,只是唱起高调,哎呀个人权利神圣,任何人都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别人,要相互体谅…
这种高调,谁不会讲?可是对现实冲突,有多少实际指导意义?
最后,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两个诉求发生冲突,在没有其他规则定义谁优先的情况下,是没有谁对谁错的,一个社会如何解决,委屈哪一个支持哪一个,都是这个社会的选择,无所谓对错。
按你的说法,
想要环境的实现了,饿肚子的就委屈了,这是道德绑架;饿肚子的吃饱了,旁边人的环境遭殃了,这不也是道德绑架?
恐怕你没看明白,我并不站吃饭的,也不站要环境清新的。
在我的例子里已经很明确了,你们一方是小王、一方是小李,你们不过都是从各种角度摆事实讲道理,要证明自己的诉求是对的,别人的诉求靠边站。
你们都是典型的中国人啊,就是我优先,你靠边:当你想要空气清新,你就会让饿肚子的人靠边;当你饿肚子了,你就让旁边的人捏着鼻子忍着。
所以,你不要给我带什么帽子贴什么标签,也不要认为我支持你们哪一方的观点,我不站你们任何一方,因为在我看来你们都一样。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根本不应该以矛盾冲突来看待,冲突对抗思维是文明素质低下自私自利的产物。所谓优先原则,是个冰冷死的规则,并不是对每个例子都适用。
: 你说的邻居,自然是在自己家,只要不是达到法定噪音数值(这个数值也有时间区间要求),那就是人家私人权利空间,其他人无权干涉。但可以通过友好交涉相互体谅。而非谁有优先级。
: 高铁车厢是公共区域,饮食,社交等并不影响交通功能的实现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没有也无必要去禁止,社会公众广泛接受这种行为的正当性,不能因为个别人要求无气味干扰,严格静音等而绑架整个社会。这是广泛存在利益冲突,而非什么所谓权利优先顺序,是依靠相互包容体谅友善来协调。道德是约束自身而非绑架他人,更绝非可以强加。起码来说,攻击贬低他人,也是不道德的,但不能强求强迫,只能谴责揭露,但群体歧视,谩骂侮辱等甚至肢体攻击,都突破了法律的底线,更遑论道德。
--
FROM 101.2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