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青自己是80后70后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孩子是00后10后北京土著,以自己当年的婚恋市场情况来推测孩子,是“刻舟求剑”的
昨天家版一个网友调研周围的几个90后,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几个妹子聊起来,说当年高中时候(北京最好的高中之一),有外地转过来的同学
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们玩,嫌弃他们是外地的
后来才知道,一个的爷爷是广东的高官,一个的家里在福建某市“横着走”(妹子原话)
大家有点儿后悔没有和他们搞好关系
也不想想,能空降到北京最好高中之一的,家里得是什么背景?
我一个邻居,家里做生意的,2004年安排直接空降到人大附,花了一百多万
所以我在另一个帖子说“在北京婚恋市场,人大附校友可能比清华北大校友更值钱”,我那个北大师兄defeatyou还不服气
ps
还一个故事:
有2个北京土著妹子,父亲是凤凰男,于是总给她介绍外地凤凰男的小伙
妹子吐槽“我就这么差吗?”
有一个后来割了双眼皮,现在相亲的都是本地中产二代和外地低配版官二代
--
FROM 10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