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喊打喊杀,仅就剧情展开讨论。
如果这次,不是这么大尸体赫然挂树上,是埋尸呢,就埋在该处围墙脚下,草草挖个浅坑埋了,那胡某宇就永远消失了,永远长眠在离校一百米的地方?
粮库敏感性,我觉得可以抵消掉“全国性新闻”。如果是普通人口失踪案,或寻尸案,在人手不足情况下,可以派一两个侦察员走访粮库,或暂时采信粮库“自查无异样”的反馈。
但这么大的一个案子,一百多天,舆论越演越烈,说法越传越离谱(春节我外出遇到陌生人,尴尬无话讲时,说到胡鑫宇案就能聊起来,都是做人父母的,小孩无缘无故失踪,老百姓当然人心惶惶),全省上下背负那么大压力。我要是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我会急得日夜无眠,我会拿着周边的地图和建筑物结构图,网格化,分配到人,一个一个和侦察员对:你负责的这块树丛,有没去查过,地面有无翻动痕迹;你负责的这段围墙有没查过,有无攀爬痕迹。毕竟不是让他们去搜全省搜全市也不是搜全县,仅是搜周边而已。我会让侦察员对围墙和地面拍照,数码相机咔咔咔拍下来,回来仔细分析研判。
实际上这次的point就是,那个点根本就没人去过。尸体不是隐藏在粮仓最里面房间里,也不是埋在地下,就挂在大院围墙上一百天,那么大具尸体,有形有味。但凡有个人认真绕墙走一圈,也不至于一百天找不到。
说养毒蛇废弃的,不敢进,逻辑上也讲不通。正常想法难道不该是:学生或歹徒,会不会误入毒蛇园,被毒蛇咬伤或身亡,赶紧进去查查。怕蛇就穿厚保护服进去。这才是正常的逻辑吧。
总之,不是喊打喊杀,仅仅是感慨,在这样的重压下,全国性的舆论压力下,还有这样的疏漏,真不能说是工作认真负责。如果麻利点,早早找到尸体,哪来后来的全国舆论发酵。
如果再麻利点,晚上5点多失踪,11点录音笔还有记录,人还活着。高一学生小胡坐在幽暗昏黑的小树林里围墙上,被死一样的寂静和黑暗笼罩着,正在犹豫间,要是看到举着火把或电筒的蜿蜒的搜山队伍,和远近高低的呼唤声,说不定那一刻会改变主意,说不定会感到温暖,感到被关心,说不定
当然这样的要求比较高。可惜没有如果。
【 在 CCXM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作的确有疏忽
: 但是这种疏忽我个人认为是难以避免的
: 跑去围墙里面自杀这种事情之前发生的概率非常非常小,再说粮库本身也是敏感区域,
: ...................
--
FROM 117.8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