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挑选案例明显是选择性的。
贵族女性中间,并不都是元春、探春这样不幸的,也有贾母、薛姨妈、薛宝琴这样幸福的。
丫鬟里面,有晴雯、金钏巴这样不得一辈子待在贾府不愿意出去、让出去就寻死觅活的,也有春燕、柳五儿这样愿意出去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象你说的那么渴望“独立、自由”——这本来就是现代人的观念,硬要往古人身上移植就没意思了。平儿、袭人这样通过努力成为半个主子的,甚至还有娇杏这样登堂入室成为主子的。
书中人物的悲剧,本质上并不是礼教造成的,而是因为人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婆娑世界,被无常的“命运”操弄着。
如果红楼梦真的是一部反封建著作,曹公至少应该多写几个反礼教的人吧,可是几个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贾母都是礼教的遵守者而不是挑战者。
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要用阶级斗争的视角来解读也是OK的,但请不要以为这是唯一的角度。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红楼梦都读到哪里去了
: 书里多少被封建礼教扼杀了婚姻自由与幸福的女性(确切的说封建礼教之下女性就没有婚姻自由 婚姻决定权在父母 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您老一个也看不见?
: 守一辈子贞节牌坊 曹雪芹形容为“槁木死灰”的李纨不就是?
: ...................
--
FROM 222.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