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每个人可能先天就带有某方面的特长,后天的学习只是帮他找到这个能力而已,所以有的人是画家,有的人是作家,有人是科学家
【 在 charcoal (黑丁)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提“家学渊源、名门传承”等宏大用词,大家都认为 家教家风 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子女取得良好教育成绩(在竞争环境下体现在最终学历上)影响巨大。但是基因遗传因素,对 个人在受教育表现上(学校考试成绩)上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不完全是目前较流行的“智商不确定遗传”的样子;尤其是放在样本较大的家族层面去统计,更能看出这种影响;但大家基本持否定或不主张的态度。
:
: 拿本中自己的例子来看,感觉到是明显受益于母系优良基因的影响。自家和母亲家族是邻近的农村,大环境一样。母亲及兄妹成人成家6人,性格、成长路径及组建的家庭大相径庭,但从目前已过了学校教育年龄的二代(本人及表兄妹共14人)表现来看,除了大舅(两方家族社会地位最高的村支书)一家,每家都有通过读书上学跳出农门的孩子:大姨热衷乡村宗教巫事,对子女成长也没有太多的正面促进,但表姐在上世纪90年代初考上中专(难度堪比现在城里孩子上985)进城当了护士;本中忝为家族第一个本科生、也是目前学历最高;最厉害的是二舅家4女1男,经历了贯穿10多年颠沛流离逃避计生的艰难人生,竟然把5个子女全通过上学培养出来,包括1个研究生和2个本科。这放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原农村是非常难得的。大家普遍对子女教育态度是看天放养,能上就上,不能上回家种地;没有什么家风遗训,完全看孩子自己能不能读书。
:
--
FROM 221.22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