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不是超市货架上长出来的,是要靠农民种.
所以养儿防老是必然的,只不过国家通过统筹用别人的子女给你提供服务。
无论如何,都是要靠后辈,要不就是你的子女,要不就是别人的子女。
生育的人少以后,国家找不到别人的子女来提供服务,那就没有,除非你能变出来。
我们的环境总是让人觉得国家能凭空变出东西,就像超市能变出大米一样而不是靠农民种,所以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心态,最后等到每个人是自己第一责任人的时候才知道为时已晚。
如果大部分人都不考虑生育,他们老了社会的年轻人就极剧减少,那不就是没人管老人了么?你总不能还指望老人自己下地,自己上流水线吧。年轻人都不够用了,就算你有钱也不一定找到人伺候你。就算有几个有钱人,大部分的普通人怎么办?自己不生孩子,老了却指望别人孩子养自己?可能吗?
很多人认为我交了社保,国家就要养我,但是对国家来说,钱没有任何意义,衡量指标是其能够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如果这些产品和服务不够分配怎么办?就如同,你和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每月六千块,永不解雇,退休有年金,看起来挺好,但是如果公司倒闭了,或者没钱了,怎么办?那时候,挥舞着契约,除了让人凉快一点,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还是自己做些储备,比较好,比如说,储备个老公或者老婆,储备个孩子,或者更多,毕竟再怎么着,他们也比街上的路人强,当你生病摔倒时,会有人打电话,当你需要手术签字时,有人会签字,当你昏迷不醒时,会有人为你担心,,,,
很多人很洒脱,但本质上就是太年轻,你看看周围的老人,你能感觉到他们的孤独和无助,走路费劲,眼睛昏花,不会用各种电子设备,和人说话怯生生的,也许有人认为自己老了不会这样子,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我们都是普通人,自然规律在我们身上是有效的,遇到疼痛,我们会痛苦流泪,遇上挫折,我们会悲伤绝望,遇上绝境,我们很可能会选择绝路,世界是现实的,我们也是现实的,我们不是爽文中的主角,不是叱咤风云的霸道总裁,也不是人见人爱的白月光,我们只是普通人。
举女性数据的解读很多对大众很有意义,但是因为结果大家肯定不喜欢,所以媒体上往往解释的很少。比如45-49岁女性的无子女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社会未来问题。
简单说养老或者说老年贫困问题主要是女性问题。这不是因为性别歧视,而是“穷男人死的早”。死的早,自然就没有养老问题。
而女性到了45-49岁还没有孩子,意思就是她们大概率终身都没有子女了。同时因为婚恋中往往是男大女小,平均而言女性的预期健康寿命和预期寿命都比男性长。大家也都平均有8-10年的失能期,所以可预见的就是这些女性会大规模的“孤独”且“失能”。
那么她们有没有养老院住呢?
答案是当然没有。哪怕北京设计的也只是9064,只有4%的人有机会住进养老院。另外的绝大多数都是居家养老。其中6%社区帮扶。也就是说我们现阶段的规划里,是没有给这些女性准备解决方案的。
没有解决方案,不是政府不愿意做,而是政府压根就没办法做。
养老需要大量的人力。不是自己生的孩子去提供,就是花钱雇佣别人生的孩子来做。而现实是大家都越生越少,自然就没办法去照顾这些无子女的老年人。相比起来男性预期寿命更短,死的更早,自然就是主要由女性来承担这些痛苦。
这个结果大家肯定不喜欢。问题是哪怕像德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遇到这样的老龄化也没什么办法。彭博社之前出过一篇专稿,就是讲日本老年女性集体性的犯轻罪入狱,到监狱中养老的。而现实中我国也提前预防了这个问题,一般老年人轻罪想入狱都很难。
45-49岁女性无子女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这个数字随着生育率的减退会越来越高。讲穿了挑这个数据出来讲就是催生。意思是政府因为资源有限没什么办法去帮助这些老年人。相比起来女人比男人更有选择。所以希望大家从个人利益出发,考虑靠生育来解决个人未来的问题。
人类社会到现在为止还没办法逃过养儿防老的宿命。社保的蜜月期也要过了。情况讲清楚,大家自己选就好。
--
FROM 11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