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这个词,是和现在对比。
一个处在国道旁边的村庄,不属于赤贫村庄,2000多人,不是小村庄。
1. 两村互殴,连续3-4天,村长夜里喊着喇叭,两村的男人出来对挑。各种器械都用上,包括火炮。两村联姻很多年,有的被抓过来的人,七绕八绕是谁谁的女婿。起因是一村小混混言语侮辱另一村的辈分比较高老人。那时候警车都是远远的停着看着。
2. 老师对待学习差的学生,拳打脚踢加言语侮辱。同桌因为调皮,被老师一巴掌差点扇倒,就是那种毫无征兆的一巴掌扇过去。你就想象动画片里汤姆被锅盖打 转几圈的感觉,不会比那个轻。
小学蹲马步,抬头看房顶,拧眼皮,满头是汗,哭,中学一脚踹过去,飞出去至少两米。
3. 地方小混混冲击课堂,奔上讲台,是的,站在讲台上。殴打教师,尤其是城里下放到这里,短期2-3年过渡的城市教师,只要是说哪家小孩被老师训了,他们可以把老师挟持到死角,一顿揍。我的印象中,尤其文科老师被揍居多,他们一般待不到两年就离开回城。我到现在都可以非常深刻的回忆起英语老师的眼神,他比较内向,因为数落几个调皮学生被小混混揍,然后又不得不面对学生那种复杂的眼神。
4. 有小混混致人死亡,但竟然可以混乱到可以逃脱制裁,然后逍遥几年又回来了。这种情况现在几乎不可能。不过,也有恶有恶报之说,后来晚上走在路上,被撞死,第二天才发现,那时候没有路灯。
5. 夜晚,砍一棵树,朝公路上一横,就可以收保护费,不给不给走。每年都有人横穿马路被撞死,肇事司机基本都是立刻就跑,否则有被打死的风险。不像现在,你敢跑?
6.安全意识非常差,也是因为条件不好。每年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下河洗澡,每年至少淹死1-3个小孩,我有个小伙伴10来岁自家小船跳大船,动量守恒,掉河里,就淹死了。不过那时候,不管谁被淹死,全村人最后都能把他捞上来。死无全尸是接受不了的。被淹死的人开始是沉在水下,最后会浮上来。
7.档案 身份造假,稍微家庭条件好一点,是说村里条件好一点,也能操办这些事,各种制度我IDhi会让你不完善,哪怕是贿赂,相对于现在都及其容易。
这是90年代普通农村的一些事,它不是赤贫,背靠国道,茅草房和瓦房居多,平房都很少,各种条件和见识都还有,并不封闭。
那时候城里如何,不清楚。
20多年过去了,这里已经翻天覆地。90%以上都是3层住宅,50-70%人进城城里,20-40岁的,大约95%进城,也是也许再过10年,20年,这个2000人的存在最后就不复存在。
方圆几十公里的中学已经关闭7,8年,村里的小学原本是3层,每层有8个教室,现在全校大约10个学生。
全村水泥路,路灯,自来水,网络,只有燃气还没有通,平日回家,能见到的基本都是60-80岁的老人。
4口之家,能有10来亩土地,只是现在基本承包给大户,2/3的人不再从事农活,超过一半的土地荒芜。因为你累死干一年农活,累死这个词,是很的快累死。可能不如出去务工一个月。就这么简单,当初很多人出去务工再也无法适应农村,就是这个原因。
社会确实在进步,这个小缩影从各个方面都能验证。
或许现代人期望值太高吧,让人期望值太高。眼前这个状态也许才是真实的正常的社会状态吧。
但无论如何,相对于我们的过去,都是巨大的变化,巨大一点不夸张。
农民这个群体是很忠实的,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下层,只要干着活饿不死,都不会说社会不好。
我对老母亲的话记忆犹新:老了国家还给发钱?尽管每月领着200 300对年轻人来说,甚至不够一顿饭钱,但那是一个朝代的农民的发自内心的惊愕表情,他们的骨子里是从未有过如此奢望的。
在他们眼里,如果老了没儿子养,他们真的会死,所以有些现代人所鄙视的 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它是有很深的观念根源。他们当然不想养儿防老,但是没有劳动能力,国家不管,他们指望自己的孩子养老难道是错,总不能傻到老了等死吧? 我能理解现代人的思想出发点,但也能深深感受到农民群体的无奈。
--
FROM 159.2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