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 以“二十八画生”笔名,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发表 《体育之研究》。文章详述体育运动的意义、作用和方法。关于体育 同增强民族体质、保卫国家的关系,说:“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 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夫命中致远,外部之事,结 果之事也;体力充实,内部之事,原因之事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 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关 于体育同德育、智育的关系,文章说体育对于我们,“实占第一之位 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身体是“载知识之车而 寓道德之舍”,小学应当专门注重身体的发育,中学和中学以上应当 德、智、体三育并重。文章批评当时学校课程繁多而又不重视体育, 说“吾国学制,课程密如牛毛,虽成年之人,顽强之身,犹莫能举,况 未成年者乎?况弱者乎?”文章推崇清初颜元、李塨的“文而兼武”的思 想,赞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文章论述身体强弱的转 化,说“人之身盖日日变易者:新陈代谢之作用不绝行于各部组织之 间,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虽六七十之人犹有改易官骸之 效”。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不戒于种种嗜欲,以渐戕贼其身”,
--
FROM 115.17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