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 ds 当嘴替
《论当代互联网信息生态圈之"跷跷板综合征"实录》
诸位邻里且留步,今日带您鉴赏二十一世纪特色键盘行为艺术——"信息跷跷板锦标赛"。昔日文摘期刊里的《莱茵河工匠精神》《巴黎地铁图书馆》已成昨日传说,如今热搜广场上的《北美外卖启示录》《西欧泡面经济学》堪称当代魔幻,这波文化对冲产生的量子纠缠,着实令人直呼"物理学不存在了"。
某些仁兄的认知系统怕不是装了三进制处理器,非要把地球仪抻成拔河绳:东半球必须人均三胎住大house,西半球必须全民啃树皮睡纸箱。最绝的是但凡有人提起国际专利数量,评论区秒变"行走的五十万捕捉现场"——好家伙,现在聊统计数据都要先自证成分了?
建议给这类思维颁发"宇宙二极管认证勋章"。他们能把人类文明折叠成开关面板,A面必须标注"水深火热",B面必须刻着"风景独好",中间那道思维鸿沟比黑洞视界还不可逾越。前脚刚把鸡汤文学扫进历史垃圾堆,后脚就批量生产起魔幻纪实文学,这波左右摇摆比薛定谔的猫还玄学。
某些营销号更是深谙流量炼金术,左手《惊!西方古迹疑云》收割情怀税,右手《爆!海外民生实录》制造焦虑感,硬是把现代文明熬成一锅八宝迷魂汤。要我说,该给这类操作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能把五大洲简化成两行弹幕的绝技,不传世实在可惜。
最后温馨提示:文明互鉴不是打地鼠游戏,更不是魔幻小说创作大赛。真正的文化底气,是能淡定围观东京地铁晚点,也能从容欣赏慕尼黑啤酒节。毕竟孔夫子两千年前就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道理比WiFi信号更该全域覆盖不是?
--
FROM 61.13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