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发达地区的小县城为例,体制内一般包括gwy、事业编、国企员工(一般指公用事业类企业或大国企在本地的分支机构,县里办的肉联厂这种不算),这个群体只占一小部分,适龄青年就更是少数,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大部人可能都认识,再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一个适龄青年可供选择的结婚对象可能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在这个范围内想找个情投意合的,其实是比较难的。
我表弟的表妹,在县城的幼儿园当老师,有编制的。别人给介绍了个男的,也是体制内,但不是关键部门,也是家里托关系安排的工作。婚后男的吃喝嫖赌,欠了一屁股赌债,最后无奈离婚,自己带孩子过。这种货色的男的,婚前女方家可能不知道很多事情的细节,但不可能打听不到他的秉性,最后还是选择了结婚,坑了自己家孩子。无奈中也有很多必然。
--
FROM 118.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