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第二天一大早,被我伯父电话吵醒,是让我关心我大姑妈的二儿子(二老表)在老家工厂工作的事(打工拿不到钱,干工作比较苦……)。我这个二老表已经56了,在他户口所在的甘肃张掖原来开汽车修理厂,最近几年关了,凭着自己修车、电焊的手艺到处打工,最近在老家工业区打工。
我大姑妈现在80出头了,现定居甘肃张掖,离开扬州老家35年了,再也没有回来过,我爷爷奶奶去世都没回来,这辈子估计也不会回来了。
50-60年代,我同村的大姑父在上海学徒皮匠,然后支援大西北就去了甘肃,之后在张掖的某公司上班,算城里人,90年代前他一人在甘肃,我大姑妈带着3个儿子在老家农村,在老家也建了房。然后90年,他举家决定迁往甘肃,那时候不种田了,不用卖苦力了,成为城里人,我三个表哥包括我大姑妈都很开心。去了之后,全家变成城里人,也有公房和工作……当时呢家里还是支持他们变城里人的,至少家庭团聚又当城里人了。我大表哥之后还被送到吉林供销学校去学习,然后回去接了我大姑父的班。
1.现在我大姑父已经过世快10年了,我大姑妈一个人生活,会保养,子女也很孝顺,自己拿的遗属补助和社区发的钱,大概一个月1000,有医疗保障。综合保障相对于她同龄的老家的人要好点。但是跟老家好的比起来,那还是差远了。所以她见到我说,现在很好。她离开家时我还是不到10岁的小孩,再次见面是前年,我已经40多了。她的晚年是幸福的。
2.大表哥家算哥仨最好的,大表嫂医院事业退休,药剂师。大表哥在当地帮人管个生资(农药化肥之类)公司,一年有10多万收入,当地算收入高的。一个小孩当年研究生毕业,本来可以去省公安厅,但小孩没听我劝要考博,最后疫情耽误了去福建面试没读成,前几年最后时刻考公上岸,在市局当技术警察(参公事业编)。虽然是金张掖银武威,但是当地公务员收入也才4000-5000,房价4-5000算好的了。
3.二表哥,比较老实憨厚,言辞不多,以前有自己的手艺在甘肃那边开个小修理厂,表嫂娶的当地农村的,虽有手艺但是不善沟通和经营,修理厂最后也还是关门了,50多岁开始到处打工。还好表嫂虽然是农村的,长的也漂亮,但是家庭还是和睦的。一个儿子学的绘画,毕业即失业,现在在四川发展……具体干什么不知道。现在他一家三口,虽是城里人,但在三个地方奔波……现在50多了,又奔回老家区里工业园打工……现在大概一个月7000左右,管住和一顿午饭,工作也很辛苦。给我拍了工作的照片,让人心酸。
4.三表哥,去了甘肃之后初中毕业后就去了当地农药厂上班,后来厂里效益不好就没有工作了,2000年左右果断只身一人回到扬州老家,那时候到处学艺,然后家里给他找了个临村的姑娘,当了上门女婿,现在小孩也大学毕业了(在兰州文理),毕业也没有正式工作,但是文笔很好,就各大平台写网络小说……能不能作为职业有待观察。三表哥表嫂就在老家各种打工,收入一年十大几万,好得一家人比较勤奋,家里老两口也比较吃苦耐劳,自己做点养殖和小生意,家里地包给别人种,镇上有一栋二层小楼,城里买房子也有实力随时能买。欣慰的是,他在甘肃那边我大老表一直找原来的厂给他交了最低养老金还是什么,最后户口迁回来,社保也迁回来了,这样他的个人养老保险可以少交将近10年……
短短几十年,人间沧桑巨变……家里人和周边的人说起来无不感慨万千……如果当年我大姑父一直在上海,不去支援大西北,也许现在是另一番模样。90年他们不举家去甘肃,会怎样?谁都不知道……对我大姑妈和大表哥算是改变了命运,对我二表哥和三表哥,则未必是。
听家里人说,当时想把老大留在老家,85年在老家把大瓦房就盖好了,也给他在镇办厂找了工作,也给他介绍了对象,但是大表哥不愿意留。也是,爸爸不在身边,作为老大在农村干农活干怕了……
--
FROM 221.22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