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东西好了一定会贵,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物美价偏高的商品定位,大多数物美价偏高的会做小众路线。比如如果真的如lz所说东西不错但是价格略高,那么主流客户群究竟是谁会挺有学问。
至于东西好还能便宜而且还不是大规模仓储集团式占领市场的,大概率有其他地方在养那个价差。
例如有些公司有自己的核心利润点,那个点特别高,卖的是排他性供应属性,相应其他可以只卖成本。
再例如有非人力因素在托举价差,最常见的政策倾斜。
总之都是出现了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成本转移支付,凡是能实现成本转移支付的,日子都过得不错。
【 在 syw21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种选品的水平,别的超市不能学学吗?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