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翻缸,养水两月余,摸索到几点经验:
首要目标是简化过滤分解系统,除水循环外全部内置。
替代方案
1. 用滤棉包裹水泵构建鱼缸水流循环
2. 用火山石、白砂替代水草泥,用滤材造景
3. 单气泵分散多点通空气
现在看,基本实现了生态平衡。粪便残渣清理、滤棉更换一月一次即可
后续几个实验:
1. 水草长势不好。正在尝试用液态肥补充
2. 尝试鱼虾同缸。专门用收纳板、滤材做了躲避屋景观,等春天入虾观察效果
3. 上一缸丝藻无解。这次等出现丝藻后用花腰虾(中华小长臂)测试效果
4. 积累繁殖经验。以前担心系统崩溃,喂食较少;这次目测代谢能力有所提高,先从增加饲料开始入手
更新:
临产母鱼进“产房”一天就生小鱼了,看来临产环境非常重要。临产特征是母鱼肛门处突出
增加雾化景观,效果不错。下次可以考虑溪流缸设计


--
修改:greenfireff FROM 211.103.189.*
FROM 211.103.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