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人正在集体戒酒。
同感,一帮人逼着别人喝一级致癌物,图啥呢
靠着喝一级致癌物上位,又是为个啥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年,茅台董事长曾说,“年轻人不喝茅台酒,那是他们还没长大,20多岁还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晓得需要好酒喝。”
: 这句话,充满了老登对小登的傲慢。
: 十年前我不爱喝白酒,现在也不爱喝,十年后依然不可能爱喝。
: ...................
--
FROM 124.64.17.*
葡萄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是谣传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葡萄酒和啤酒度数低
: 适当喝反而养身,尤其葡萄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 中国也需要恢复自己的酿造酒
: ...................
--
FROM 222.85.158.*
这种营养学的一时一样的,吃早餐好不好就有n个版本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柳叶刀》期刊的一篇研究显示,酒精是全球15-49岁人群患病和早逝的主要风险因素,全球近十分之一人口的死亡是饮酒所致,对健康危害最小的饮酒量是0。
: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32%。多项研究显示,坚持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在地中海饮食框架内,适量饮酒(尤其是葡萄酒)被认为是这种饮食模式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因素之一。
: 具体来说,与酒石酸<1 μg/mL的参与者相比,酒石酸为3-12 μg/mL的参与者(每月约3-12杯,每天半杯以下),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38%;酒石酸为12-35 μg/mL的参与者(每月12-35杯,每天半杯到一杯),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50%。
: ...................
--
FROM 222.85.158.*
白酒度数太高,容易喝多酒后失态。
关键是国内的所谓“服从性”测试赋予了白酒更多垃圾元素。
几千年来中国都不是以白酒为酒文化主要元素的,也就政治因素才导致近百年来白酒风行全国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年,茅台董事长曾说,“年轻人不喝茅台酒,那是他们还没长大,20多岁还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晓得需要好酒喝。”
: 这句话,充满了老登对小登的傲慢。
: 十年前我不爱喝白酒,现在也不爱喝,十年后依然不可能爱喝。
: ...................
--
FROM 221.214.141.*
其实,酒,是一种突破人际关系的试探工具。
特别是上位者,最讲究的是盘算人际关系,这如果有一点突破,比如借酒盖脸,对自家女秘书。。。大家懂的;候着是跟重要的业务骨干谈分红比例。。。。
现在新的业务形态多了,或者说接触到当年那些,现在看来极稀少的事没了,(20年前那都是群魔乱舞,阶层跃迁的大好时机),现在就根本谈不上了,也相对正规了。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年,茅台董事长曾说,“年轻人不喝茅台酒,那是他们还没长大,20多岁还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晓得需要好酒喝。”
: 这句话,充满了老登对小登的傲慢。
: 十年前我不爱喝白酒,现在也不爱喝,十年后依然不可能爱喝。
: ...................
--
FROM 111.207.4.*
挺好的,不觉得喝这么刺激的东西有什么好炫耀的
还有辣椒也是,扛不住还非要吃,搞得自己难受
--
FROM 60.247.89.*
未来是白酒的总盘子在萎缩,年轻人确实不爱喝白酒了,就算下一代年轻人掌权了,白酒估计也不是宴席间的首选了(啤酒、红酒、威士忌会上升)。但是萎缩后的白酒市场,基本就都是茅台的了,其他白酒更没有活路。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年,茅台董事长曾说,“年轻人不喝茅台酒,那是他们还没长大,20多岁还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晓得需要好酒喝。”
: 这句话,充满了老登对小登的傲慢。
: 十年前我不爱喝白酒,现在也不爱喝,十年后依然不可能爱喝。
: ...................
--
FROM 103.35.105.*
【 在 che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年,茅台董事长曾说,“年轻人不喝茅台酒,那是他们还没长大,20多岁还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晓得需要好酒喝。”
白酒本来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怪胎
--
FROM 221.218.70.*
我家常备一瓶二锅头。给肉去腥用的
--
FROM 221.220.133.*
不算谣传,属于故意曲解。少量饮用葡萄酒对身体里个别器官是有好处,这是没错。但正常人身体里不只有那一两个器官,它同时对很多器官有很大伤害。
之前看脱口秀,一个医生脱口秀演员就过这个问题,说某个科室的大夫觉得挺好,但另外一堆科室的大夫,就都疯了。
【 在 iMx 的大作中提到: 】
: 葡萄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是谣传
:
--
FROM 223.7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