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差不多吧,以前应该是平民食品,用廉价的河鲜边角料、小杂鱼和鱼杂那么熬的浇头,乱七八糟的也不甚讲究。
这个对于很多成年人,一是有点恋旧情怀,二是那个杂鱼和鱼杂的味道的确满足了人的某种味觉偏好,类似于喜欢吃肥肠、榴莲那种的。有点鱼杂碎味脏器味,臭臭的又有点醇厚的味道。
说起来,虾酱以前就是虾头做的,好多地方叫虾头酱,也略类似于此类味觉审美吧,不过那个发酵以后的臭更像臭豆腐。
不过现在小杂鱼和鱼杂可一点都不便宜,有些小鱼挺贵,小鱼和鱼杂都费工夫。
说起来南方人还是细致,黄辣丁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但是还特意留下了小小的鱼鳔。有些大鱼会弄出各种鱼杂凑一起烧一盘,以前是吃不饱饭舍不得扔的廉价边角料,现在可是挺贵的特色食材。
但是,正因为这些原因,说起来现在的奥灶面可能已经失去了最初那种廉价家常味道了,也就是种烩鱼浇头的面吧。
【 在 wood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这个说法吗?
: 如果是,那就有意思了,我老家是晋南的,说“肮脏”,读音就是“奥灶”(都是三声),距离苏南这么远,其他方言差异巨大,但这个说法居然相同。
: 还有其他地方有这个说法吗?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4.*
FROM 221.21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