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谢谢分享,码字又贴图的辛苦了。
鼎香润这家是最有北京感觉的了。有几点非常有北京的特色。
首先那个懒龙属于北京家常吃法,图个简单省事,就是面发好了擀成长的片,把肉馅摊上边,卷起来,一整条盘在笼屉里蒸。这个早先应该是属于北京郊区比较流行的吃法。按说这个是不上席面的东西,不过现在人都喜欢民俗的东西,宫廷点心也未必就比它好吃。
那个乾隆白菜,体现了北京人对麻酱的热爱,那个涮羊肉料里麻酱也是重要部分,是吧?北京人真爱麻酱,麻酱烧饼我在北京才第一回见。
听人说过,麻酱在当初是限量供应的,对老一茬北京人,去国营商店凭票“散打二八酱”是共同的回忆,那帮老的说起麻酱夹馒头里吃,感觉都要流口水,非常神往的感觉。
但是,以非河北的外地为参照,很多时候那个麻酱用得有点过于多了(热干面也没那么多酱吧?),香过头了偏腻。也有人对北京凉皮也用麻酱很诧异。不知道现在的新北京人是不是会有新的口味。
北京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北京人炒菜用酱有点过分。京酱肉丝、卤煮什么的,都是黑乎乎的酱色。
那个爆三样也是如此。起源的鲁菜爆三样可不是这样的。到北京就变成酱色重的芡了。到四川就变成不勾芡火爆的了,颜色油亮,配菜红绿搭配非常悦目,有些里边配淡黄色的泡姜,非常好的味道搭配,去腥开胃。
我觉得可能北京人吃酱重可能是当初人比较困难,菜少要下饭。老出汗也不怕盐多高血压这种富贵病。很多人咸菜就窝头,有点味能吃饱就成。
那个炸咯吱就不说了,油炸面食。以前全国人都欠吃没油水。都当成美味。北京的特点是喜欢吃油炸又甜的东西。比方灌肠蘸白糖那种吃法。
老是觉得以前的人很欠吃,艰苦,从细节隐约可以感觉到时代和历史感。吃得差不会有代谢病,出力流汗也不大会高血压。现在人得稍微改一下才对。
那个夹肘子肉,其实最好吃的应该是夹在刚烤出来的火烧里吃。火烧有麦香,还有点酥脆那种,夹着软烂的肘子肉,有软烂的肉皮、瘦肉和炖得香而不腻的肥肉,都是热乎乎的。想象下吧。这是典型的过肉瘾的吃法。肘子太肥了,不敢吃太多。
【 在 Iberico 的大作中提到: 】
: 禁忌词again
: 我可太会触碰水木的痛点了~
: [upload=1][/upload][upload=2][/upload][upload=3][/upload][upload=4][/upload][upload=5][/upload][upload=6][/upload][upload=7][/upload][upload=8][/upload][upload=9][/upload]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7.*
FROM 221.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