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粗略的回答逻辑框架正经多了。谢谢您正经地回答了一下闲聊。我前边问也是工科男的习惯。
蔗糖酸性环境易分解,这个是针对我前面说“先尝到甜味再分解”的例外。
但是蔗糖在弱酸性条件下水解要么有酶催化,要么需要加热,常温弱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似乎非常缓慢。不知道典型的饮料生产的工艺是否加入蔗糖以后会再加热。
如果是蔗糖充分水解后入口的饮料,如果忽略水解副产的葡糖的增甜因素和危害,仅果糖效应而言,加蔗糖相当于间接加果糖。
如果不是碳酸饮料或添加酸性助剂(柠檬酸钠等***更正,应为柠檬酸)饮料,或有酸性条件但没有加热蔗糖溶液,所以蔗糖以未水解状态入口的饮料,需要考察蔗糖和果糖的相对甜度。达到相同甜度需要多加蔗糖这个说法是按重量为基准还是以摩尔数为基准呢?我觉得等摩尔甜度是决定性的。
【 在 Flip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果然有认真的人。蔗糖酸性环境易分解,如果加在可乐里基本等同于果糖,外加一点点葡萄糖的异样味道。如果不是碳酸饮料,蔗糖甜味比果糖弱一点,还得多加一些才能甜度一样。
:
: 以上是我刷视频听到的,也就知道这么多了
: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0.*
FROM 125.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