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的优势不是踢球的人数问题,而是有保障
1 训练质量有保障
2 运动员出路有保障
3 稳定性有保障
市场化青训刚开始确实训练的人多,但各足校水平参差不齐,没几年绝大部分都倒闭了,足球这条路走下去一路荆棘,花很多钱孩子不一定能踢出来,很多家长和孩子也就放弃了。一些一直坚持的家长和孩子也时颠沛流离的,譬如谢鹏飞那几个原本是贵州的,为了练球去了广东,四川,浙江,如果没那么坚持,中途也就放弃了。
举国体制经费是国家拨钱,只要领导不裁球队,不存在倒闭一说,教练常常都是前国字号,至少是省队退下来的。家长也不出钱,反而小孩还有补贴拿。十几岁拿到编制以后退役也是分配工作的。这样的环境大部分孩子肯定安心踢球。
但是即便是举国体制,也是选拔基数越大,运动队基数越大,最后成绩越好。
我的意见是可以考虑折中,低龄段还是要靠市场化青训和校园足球扩大基数。初中阶段足协队伍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弥补市场化青训的稳定性和出路保障等方面的不足。
【 在 hongshu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大视察东奥时说,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
: 我觉得几十年已经证明足球市场化是徒劳无功的。应该回到举国体制,小班化教育,放弃哪些资质平平的球员。把资源和管理用到哪些可能出成绩的球员身上。
: 搞足球我们没有成功经验,更应该圈出深圳搞试点,证明了再推广
: ...................
--
FROM 222.21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