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是养不起的问题。养一支队花不了多少钱,搞一只所谓职业化的队伍也花不了多少钱。很多都是沉没成本,体工大队人员编制器材场地都是几十年形成的,早就投入了,不搞了,工作人员也需要养。可以看看许多职业队的财务支出,大头是球员工资。职业化了,烧钱才有成绩,抢夺的首先是高水平球员,头部效应,豪门收割,投入少的,被收割,成绩和球员都被收割,恶性循环就死了。很多专业队是死于人员流失,想要改善,预期投资太大。比如河北队,成绩一般,但97年时隔十年打入全运会正赛,虽然比起全运会冠军的历史不算什么,但混迹乙级多年,也算是小小的复兴,可明星球员付兵,范育红等随即被甲A队伍瓜分。当时的情况是投入少了没啥用,培养的球员见了世面就要走,基本上后来就躺萍了,想要顶级球队可以花钱买来啊,花点钱请八一主场搬来,面子工程嘛,后来的永昌也是花钱弄来的。这点钱要是平摊投入,连个响声都听不到,找机会运作比自己培养一支球队划算……
【 在 xiaosha79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也不好好了解一下当年为啥不搞专业队了?归根结底是养不起足球队了。一支足球队的人员抵得上多少个其他项目特别是个人项目?专业队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掏钱养。足球培养周期长,而在世界范围内又是一个极度普及的项目,这就决定了足球的成材率很低,因为竞争太激烈了。那这样的话,为了能筛选出真正的天才,就能维持一个自下而上的金字塔体系。那这些人想想这一切都是体工队模式,由国家来包,得花多少钱?这绝对是天文数字,国家是负担不起的。
: 那如果量财力而行,搞所谓少而精,对不起,如果只是和自己关起门来玩,无所谓;和国外去竞争,少就不能精。因为天才必须是有相当大的基数才能最后冒出来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修改:bocaj FROM 114.254.2.*
FROM 114.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