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见:
https://mp.weixin.qq.com/s/iDoWVU3RxMKLk3N9m_yVoA
节选后2/3
主要问题:职业联赛经济困难
联赛之“钱囧”始于2019年,爆发于2020年到2022年,在2023赛季的准入工作完成之后,从2019年到2023年,退出的俱乐部多达42家。
2022赛季的摸底情况显示,中超18家足球俱乐部除了少数俱乐部不欠薪之外,其他多数俱乐部都存在欠薪情况。在2022赛季不欠薪的俱乐部中,有2家俱乐部已经或即将在2023赛季出现欠薪情况。
最终获得2023赛季准入的俱乐部,其实并没有彻底解决欠薪情况,绝大部分俱乐部都以违背合同的方式来解决薪酬问题,这实际上透支了中国足球的公信力,他们使用的办法包括:其一,强制性降薪,个别俱乐部降薪幅度超过80%,为此也出现了罢赛等现象;其二,通过“威胁”的手段、打折的方式来解决历史欠薪,措辞无非是,打折还能拿到钱,如果球队解散了就什么都没了。当然,这或许也是事实,俱乐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球员的历史欠薪不打折,未来薪水不降低,俱乐部就无法通过准入而被迫解散或无奈退出。
图片
时至今日,除了少数俱乐部的运营相对健康(比如目前的成都蓉城),以及少数俱乐部获得了新股东的资金支持(比如上海申花俱乐部获得了久事的投资)之外,大部分俱乐部仍旧在艰难度日。部分俱乐部仍旧为历史欠薪所困,尽管他们此前和球员达成了协议;部分俱乐部虽然因为仲裁官司而暂时逃过一劫,但未来困难重重;更多的俱乐部资金问题非常紧张,已经或者即将产生新的欠薪。
这就是中国足球尤其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所面临的资金困境。
必须要说明的是,“钱囧”中的中国足球,包括中国足球俱乐部,也存在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管理水平低下导致资金利用效率很低,同样的投入,最终名次方面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其二,腐败和职务侵占现象进一步侵蚀了原本并不充裕的资金。这也是我们在谈及体制方面要保持常态化司法监管,尤其是对腐败和职务侵占进行常态化司法监管的缘由所在。
2023赛季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尤其是中超联赛,多元化改革遭遇寒冬。
2023赛季开赛之后,2022赛季的亚军山东泰山、2022赛季的季军浙江,以及2022赛季的第六名河南建业便陷入了困境:联赛前6轮比赛打完,泰山队仅仅拿到了1场胜利,排名中超下游;河南队一胜难求,是积分最少的球队之一,因净胜球原因位居倒数第四;浙江队直到第6轮才击败了升班马南通支云,6轮拿到4分,因净胜球原因位居倒数第一。
三家俱乐部有一个共同点:多元化或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俱乐部,股改在2023赛季都遭遇了困难。
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在2020年中期完成股改,济南文旅发展集团进入获得40%股份,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和鲁能集团分别持有约30%股份,遗憾的是,作为大股东的济南文旅发展集团在资金配置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进而引发原本正常配置的另一股东的异议,若不是俱乐部此前留下的近6亿资金,山东泰山俱乐部已经没有资金可用。消息显示,目前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的资金情况并不乐观,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强势介入,很可能陷入更深的困境。
图片
2020年,河南建业实现了股改,更名为河南嵩山龙门,郑州方面、洛阳方面和建业方面也是433的股权配置,但2022赛季,俱乐部遭遇了欠薪,2023赛季,河南嵩山龙门又更名为河南队,这也意味着,三家股东在资金配置方面同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目前,河南足球俱乐部的股改情况仍旧没有对外界释放出更积极的信号。
浙江足球俱乐部在2022赛季是不欠薪的俱乐部之一,但进入2023赛季,有消息显示俱乐部在股改及资金配置方面似乎也出现了问题,这或许是球队成绩有滑落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中超还有另外一家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俱乐部,即沧州雄狮,俱乐部是永昌集团和沧州市合作共建,沧州雄狮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因为欠薪,他们被迫放弃了上个赛季大杀四方的外援坎特,本赛季沧州雄狮打得非常顽强,但未来之路仍旧不太明朗。
实际上,赛季开始前,多元化俱乐部也遭遇了问题:昆山是一家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俱乐部,2022年年底他们成功冲超,但2023年年初,他们却选择了退出,昆山足球场这座全新的国内顶级专业足球场最终没有迎来中超联赛。中甲的长安竞技原本也是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典型,2021年底,长安竞技和陕西水务集团达成协议,但很快股改便出现了问题,最终陕西长安竞技没有通过2023赛季的中甲准入审核。
时至今日,进行多元化及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俱乐部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6家俱乐部中2家俱乐部退出,4家俱乐部遇困。
目前,16家中超俱乐部除了山东泰山、浙江、河南和沧州雄狮为股权多元化俱乐部之外,另外12家大都是单一股东:上海申花(排名第1,前6轮数据,下同)、上海海港(第2)、成都蓉城(第3)、长春亚泰(第5)等4家俱乐部都是地方政府重量级国企运营;天津津门虎(第4)和大连人(第9)这2家俱乐部可以认为是政府托底;武汉三镇(第6)、梅州客家(第7)、北京国安(第8)、深圳(第15)、青岛海牛(第14)等5家俱乐部基本上属于单一民营企业;12家俱乐部中只有南通支云股权不明,股权结构显示为2家民营企业持股。需要说明的是,部分民营俱乐部有政府的支持,但支持力度不大。
股权多元化改革是为了增强俱乐部的风险抵抗能力,但目前来看反而呈现出“两个和尚一高一低没法抬水喝,三个和尚互相推诿、攀比没水喝”的尴尬局面,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不同量级的企业进行合作,资金配置能力不同,容易出现纠纷;其二,个别企业遭遇了困境,进而几个股东之间产生了纠纷;其三,不同体制(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企业在思路及沟通方面步调不一;其四,地方政府决心不足,魄力不强,这和缺乏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明确的政策也有一定的关系。
必须要说的是,多元化改革仍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只是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其一,企业性质尽量相同,更容易协调沟通,志同而道合;其二,多个国企之间的多元化需要有政府的强力协调并形成完善的制度,不会因为官员更迭而改变;其三,股权结构要体现一定的差异化而切忌平均分配;其四,可以进行面向球迷的股权多元化试点,但重要的前提是球迷要拥有一定的权利。
实际上,当前形势下,要想在股权方面稳定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除了继续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之外,央企和地方重量级国企要担负起重要的责任,比如央企当然要聚焦主责主业,但有足球投入背景的央企(如国网)、全面面向消费者市场的央企(如房地产、通讯、耐用消费品、日常消费品类的央企),以及总部位于地方的央企,可以按照一定的限制(比如资金投入上限),以广告、公益等方式投入中国足球或职业俱乐部,这些央企可以出台一个“央企投资足球白名单”。至于地方重量级国企,地方政府自主权更大,相信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
之所以选择央企和地方重量级国企,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实力更雄厚,资金更稳定且责任心更强,政策延续性更好,比如国网过去20多年对青训的不断投入,鲁能足校产出的球员在中超本土球员的比例常年维持在10%的比例上。
央企和地方重量级国企,是中国足球最重要的稳定力量,但中国足球要想繁荣,需要职业足球俱乐部、半职业足球俱乐部和业余足球俱乐部遍地开花,需要更多的民营企业支持。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对民营企业投入足球的扶持(政策、资金、荣誉等层面),同时尽可能提升俱乐部的自我造血能力,包括逐步恢复职业联赛的整体造血能力,中国足球才可以全面回归繁荣。
图片
实际上,短期内要完成中国足球的股改难度极大,目前央企及地方重量级国企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民营企业对投资足球也有了明显的畏惧心,很多重量级民企宁愿重金投入世界杯广告也不愿沾中国足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三级职业联赛,包括半职业联赛的中冠联赛,短期内面临的资金困境无法彻底改善,这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补贴和扶持。
记者和多个圈内人士进行过探讨,目前中国足球的资金缺口在12亿到20亿元左右。以12亿为例进行补贴,16家中超俱乐部各补贴5500万,16家中甲俱乐部补贴1500万,16家中乙俱乐部补贴500万,如此三级联赛的运营状况便可以得到全面缓解,尤其是中甲和中乙将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是20亿补贴的话,则可以考虑扩军并补贴到四级联赛,中超18家俱乐部各补贴8000万,中甲18家俱乐部补贴2000万,中乙24家俱乐部补贴500万,中冠80家俱乐部(扩军改为联赛制)补贴100万。这是维持三级职业联赛及半职业联赛稳定并可以实现发展的资金支持。
12亿是金元时代一个中超中游俱乐部一年的投入,20亿还不到一家中超争冠俱乐部一年的投入。
这种支持和补贴,其实很容易对外界释放积极的信号。如果有持续5到10年的补贴,同时在体制改革、青少年足球方面实现提升的话,整个中国足球的环境便有望改善,一旦中国足球的资金回流趋于正常,这方面的补贴可以逐步减少并投向场地、青少年等其他方面。
至于补贴的方式,可以有财政支持、央企赞助等方式,当然,如果中国足球彩票可以发行的话,自然可以一劳永逸。通过限额及数据监管,可以基本杜绝足球彩票对于联赛公平竞争的影响。
※ 修改:·oktay 于 May 15 21:03:04 2023 修改本文·[FROM: 114.254.1.*]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114.254.1.*]
修改:oktay FROM 114.254.1.*
FROM 114.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