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1岁,跟随当地俱乐部教练练了将近5年,有一年因为口罩原因断断续续,其他时间基本正常,上学期间一周四练,一次一个半小时到俩小时,都是晚上6-8点,寒暑假有集训或者比赛,平常参加市足协的比赛和组织其他球队踢友谊赛。在俱乐部练基本技术,以及和大小相差一岁的梯队训练赛。
介绍完基本情况,说说孩子的个人情况,比较瘦小,教练总让我们吃多点,长高长壮点儿。特点是速度快,比较灵活,不惜体力,拼抢积极。被安排踢前锋,喜欢足球带来的快乐。缺点是拿不住球,遇上壮的后卫,身体接触就丢球,导致没有信心,不敢拿球,球到脚下就立马传出去,用教练的话说,这球烫脚。仓促出球就很容易丢球,我在场边看的很着急。
下面分享几点自己的想法,欢迎指点交流:
1、基本功还得自己多练,不能指望俱乐部的一两个小时,找个合适的地儿,对墙踢。
2、球员普遍缺乏自信,害怕丢球,害怕对抗,1/2球不敢去抢,站桩式接球,这些问题确实没想好怎么解决。
3、战术方面:教练提倡的是高位逼抢,一两名前锋高位压迫,给对方后防线压力,逼迫对方出大脚或者失误,但是遇上强一点的后卫,很容易把球分出去,且本队的前锋体力消耗大,目前主要踢8人制,没有整体防守的意识,中场丢球以后很容易被对方反击。平常训练应该增加战术的讲解,比赛的复盘,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战术方面有待加强。
4、传控配合,比赛中很少看到两脚以上的传接配合,基本靠个人速度突破和技术过人,也就两三个核心球员的技术可以过人,成功率能到50%算不错的。平常训练中都是站着传球,站着射门,应该增加运动中传球,盘带射门,抢圈游戏也非常有利于传控和心理素质的锻炼,刚开始圈可以大一点,逐渐把圈的范围缩小,提高难度。
先说这几点,抛砖引玉,有其他想法欢迎交流,国内青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FROM 61.14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