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6月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同意《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的复函。
复函称,《规划》实施要以推动福州与周边城市协调联动、提升都市圈整体发展水平为方向,以基础设施、产业与创新、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协同为重点,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同城化同家园,有力支撑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福建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公开信息显示,福州都市圈规划范围包括福州、莆田两市全域,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和古田县,南平市延平区、建瓯市和建阳区,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解读:今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批,成为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首个都市圈发展规划。此次福州都市圈获批,也意味着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正式诞生。
实际上,福州都市圈已连续两年获国家发改委“点名”支持。
今年4月,《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到,“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而在2020年的重点任务中,相关表述则是“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一直以来,福建经济地理格局“南重北轻”,为此,福建近年来对福州和福州都市圈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2020年,福州正式跻身GDP万亿俱乐部,也首次官宣将实施“强省会”和“强门户”战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随着福州都市圈此次抢得先机,有望直接拉动闽东北乃至福建全省协同发展。
更进一步看,夹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之间的福建,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超级城市作为支撑——相比泉州和厦门,福州显然是“最优”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此前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已不再提及,取而代之的是首次出现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有观点认为,新提法更强调粤、闽、浙三省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在这样的背景下,福建开启“福州时代”,既是顺势而为,也是必然选择。
--
FROM 1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