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邮90年代就很高了,甚至80年代也不低,为何
我们觉得深圳移动,杭州移动就够好的了,我搞来搞去把北京移动发的表格学校签完字弄丢了,我又懒,其实还是能补救的,没去弄。挂科又多,被北京电信一吓去了北京电信,就我这么挫的人去北京电信还有不少清北的同届,不过也有北京联大的。那时候华为也来宣讲,说给6000多,但好像大家兴趣不大,钱真是不错了,在那个年代,但是一听太累了就都不感兴趣了。我觉得是不是这种贪图安逸的特性搞得也没啥成就。
【 在 newtaizi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高是几个软件公司。
: 90年代中后期例如新天地中文之星给牛逼程序员是3万多一个月,计一天1千。有时业余给他们干点活给钱很痛快。
:
--
FROM 119.57.100.*
工程院信息学部主任是北邮本科出身的 费爱国院士
【 在 newtaiz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本科出身的两院院士几乎都没有?
--
FROM 36.112.76.*
西电成电都不少
【 在 feifeixu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行业院士指标少吧
--
FROM 39.144.138.*
费1972年入伍,一直是军人,北邮在职硕士
【 在 hipa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程院信息学部主任是北邮本科出身的 费爱国院士
--
FROM 61.48.20.*
北邮本硕,正宗本科,1975级北京邮电学院电信工程系电子交换专业,硕博连读1981年硕士毕业。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费1972年入伍,一直是军人,北邮在职硕士
--
修改:hipara FROM 36.112.76.*
FROM 36.112.76.*
行业有关系
【 在 bulletproof 的大作中提到: 】
: 录取分当然代表生源质量,但出不了人才就是学校培养的锅了
--
FROM 120.245.112.*
人家不承认
【 在 matrass 的大作中提到: 】
行业有关系
--
FROM 123.147.246.*
谢谢哦,查了一下费院士1955年生,1981年硕士毕业于北邮,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本科生1982年初才毕业(1977级),他如果真是北邮本科(大普),可能是工农兵学员,不是恢复高考后入学的本科
【 在 hipa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程院信息学部主任是北邮本科出身的 费爱国院士
--
FROM 222.129.135.*
他当然是正宗北邮本科,文革时北邮因为专业原因属于国防和军队,一度改名北京电信工程学院,费爱国是先入伍后入学,入学后在北邮本硕连读毕业回到军队(6年全日制本硕连读),文革后北邮正常回到邮电部,恢复校名。
恢复高考后北邮出来的院士,有博士留校的张平,但本科出身的暂时还没有,大部分北邮毕业生去往邮电部/信产部企业管理部门,学术界从业的数量尤其是军工方向(出院士的主力方向)和同级别高校少。找文革后本科出来接近院士的,有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季,本来很有希望是院士,2004年任嫦娥一号卫星有效载荷总指挥后又担任我国首次探测火星“萤火一号”首席科学家,可惜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的火箭没飞到火星挂了,首次探火没成功。其他领域还有几个学界杰青,后续可能有院士的希望。
【 在 newtaizi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哦,查了一下费院士1955年生,1981年硕士毕业于北邮,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本科生1982年初才毕业(1977级),他如果真是北邮本科(大普),可能是工农兵学员,不是恢复高考后入学的本科
--
修改:hipara FROM 36.112.76.*
FROM 36.112.76.*
90年代的外交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这两录取线比top2还高
【 在 newtaiz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本科出身的两院院士几乎都没有? ...
--
FROM 221.2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