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放弃清北报武大的湖北状元不是雷军
是的,我有个武汉的同学说他在高中就学习一般,
学习好的都去了武大和华工,所以他考上了北大。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前,北大和其他大学区别不是很大。没有现在这么高高在上。
: 以前报考,基本上都趋于保守,否则就是去二本。
--
FROM 223.72.41.*
八十年代南方对top2执念不强,我同屋有个宁波的,年级第5,保送请北,专业任选,1986级。前4名同学保送交大复旦浙大离家近的。
--
FROM 36.112.180.*
正确,当年读中专的才是真正的学霸。
读高中上大学的,已经是考不上中专淘汰下来的了。
【 在 xiongym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年绝大部分家庭都不会怎么报外省市的大学。
: 因为当年普通本科在当地都是很优秀的。
: 毕业后分配工作,本地人太有优势了。
: ...................
--
FROM 223.72.41.*
不瞒你说,孙子的儿子也上学了
【 在 reverwind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木上居然有爷爷辈的人了,膜拜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7.155.182.*
说反了,好学校想要的是有实力敢于在考前就报考的学生了,而不是侥幸在一次考试中得了高分的学生
【 在 xiongym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就是是JYB制定制度。给TOP2招生特殊权利。
:
:
--
FROM 222.131.247.*
【 在 phha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扯了 还60%
: 哪有那么些捡漏的
:
不是捡漏,而是生源趋于扁平化。
当然看你胆子都不够大,运气够不够好。
以前估分填志愿经常出现,今年这个重点大学分数爆高,明年直接一本线。
这类高校基本就是北大清华复交等,而一般都重点大学分数相对稳定。或者可以说绝大多数重点大学都是一本线加个一二十分。
--
FROM 223.104.19.*
报志愿方式是一个方面,市场化就业也是个重要原因。包分配的年代,报大学志愿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将来的就业方向,清北的艰苦专业就得去艰苦的单位或地方,而很多专业学校的去向反而更吸引人。以前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好像都招过状元吧,分数也非常高。
现在是不管什么专业,先得把清北的招牌拿到手,然后想办法转专业,或者就业时候再转方向。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北大武大差别不大。武大60%的学生分数也可以上北大。
: 就看你敢不敢报考了。
: 以前所有的重点大学一小半学生分数都可以上北大清华。
: ...................
--
FROM 118.186.5.*
八十年代常事,1988年黑龙江高考400多分理科上了哈工大本,电子专业
年轻同志们不理解正常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是捡漏,而是生源趋于扁平化。
: 当然看你胆子都不够大,运气够不够好。
: ...................
--
FROM 36.112.180.*
别人不知道,潘老师发展得相当好,后来从武大教授当上副院长,现在是湖南大学金融统计学院院长。真正有本事的人只要客观条件满足仍然是人中龙凤。
【 在 xiongy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状元基本上很难发展好。
:
--
FROM 183.62.248.*
还是应该保持一定随机性,我觉得估分就挺好,没必要再改了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北大武大差别不大。武大60%的学生分数也可以上北大。
: 就看你敢不敢报考了。
: 以前所有的重点大学一小半学生分数都可以上北大清华。
: ...................
--
FROM 159.2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