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合肥默默支持中科大的时候,中科大也慢慢改变着合肥。
正解局出品
前两天,世界四大权威高校排行榜之一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正式发布了2020年亚洲大学排
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0,在内地高校中仅次于清华北大。
而在5月份,自然出版集团公布的全球科研机构TOP50榜单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
8,在中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所神奇的大学。
这座神奇的大学,正在神奇地改变它所在的城市——合肥。
01
合肥收留了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8年9月,在爱追溯历史的中国高校中,应该是比较年轻的名
校了。
中科大,使命光荣,肩负改变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割裂的使命,弥补当时中国尖端科
技人才的紧缺。
中科大,系出名门,背靠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力量。
中科大,一开先河,摒弃了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照搬前苏联模式的做法,在系科专业设置
上实行理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届学生入学(玉泉路校区)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中科大,确实也没有让人失望。
中科大的前三届学生中,后来当选为“两院”院士者有29人,在全国高校同期毕业生中
名列第一。
1963年中科大首届毕业典礼 图片来源:wikipedia
1966年,受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国家决定,把中科大、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地质学
院在内的13所北京地区高校,下放到全国其他地区。
北京是留不住了,去哪儿却成了大难题。
若在今天,像中科大这样的顶级名校要外迁,各个地方都抢着要。
当时的条件却不允许。很多地方,连饭都吃不饱。一所大学,动辄数千人,衣食住行都
要解决,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中科大先后到江西、河南、湖北等地考察商谈,都吃了闭门羹。
江西明确拒绝,河南南阳表示力不从心,湖北以“沙市(现湖北荆州)已有中科院五七
干校,无合适地方容纳中科大”为由,婉拒。
这个时候,安徽伸出了援助之手,却也是一波三折。
中科大先是搬到了安庆,待了一年才发现,当地的条件根本无法支撑近千人的基本生活
。
窘境之下,合肥又为中科大铺开了一条路。
为了中科大,安徽省和合肥市,可谓倾囊支持。
先是将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腾空,给了中科大。随着中科大在合肥扎根,合肥提供
的建校土地也越来越多。
中科大原有东西两个校区,为了将两个校区连接起来,合肥市直接把中间的合肥学院腾
空给中科大。
中科大校园地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普遍不足,中科大享有特权,在用电上甚至优于政府机关。
还有一种说法,合肥冬天寒冷但不集中供暖,却单独为中科大开通了暖气。
后经考证,暖气是中科大向中科院申请经费后解决的,但也离不开安徽省和合肥市在配
额上的支持。
安徽还将安徽最好的医院之一省立医院划拨给中科大。
在钱这件事上,安徽也不含糊。
作为直属中科院的高校,中科大由教育部、中科院和安徽共建,安徽一直按1:1:1的比
例,拨付教育经费。
安徽省和合肥市,真是很够意思。
02
中科大改变了合肥
当合肥默默支持中科大的时候,中科大也慢慢改变着合肥。
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让合肥填补了顶级名校的空白。
在中科大迁入之前,合肥最好的大学是合肥工业大学,也只是后来才成为一所211大学。
中科大的到来,填补了合肥在顶级高校方面的空白。
更深远的影响是,合肥打造出自己的创新体系。
今天,合肥敢喊出“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口号,最大的底牌,就是中科大。
1999年,合肥与北京、成都、西安一起被确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
2004年,合肥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17年,合肥市正式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国家科学中心
。
新闻报道
中科大,正是站在合肥背后的功臣。
这里,我们举国家实验室的例子。
国家实验室,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实验室,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有重
要影响的科技创新实力,是国家重要战略的创新力量。
1984年,中国首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成立,不在北京,也不在上海,
而在合肥。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之所以在合肥,是因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在中科大,中科大在合肥。
截至目前,中国成立了20个国家实验室。合肥拥有3个,仅次于北京,比上海还多。
国家实验室名单
当然,还是因为中科大。
借由中科大,合肥与中科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又争取到中科院合肥分院以及中电集团
38所、16所、43所等一大批科研院所,打造出自己的创新体系。
合肥的高科技产业,也离不开中科大。
合肥的家电、显示面板、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崛起,离不开中科大这样顶级名
校培养的人才支撑。
中科大的科研成果转化,也在反哺合肥。智能语音领域的龙头企业科大讯飞,正是中科
大的校办企业。
在《“新一线城市”排名出炉,哪个城市最委屈?》(点击标题即可阅读)一文中,我
介绍合肥和佛山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很多人对合肥颇有微词。
合肥算不算的上“新一线”,这个确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合肥是改革开放以来,
成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2005-2015年 GDP增幅排行榜
2005年到2015年,10年间,合肥GDP增幅高达563%,高居全国第一。
既不是古都,也没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合肥快速成长的原因很多,中科大无疑是最关键
的因素之一。
03
合肥耽误了中科大?
中科大与合肥,因缘际会,本是一段佳话。
但是最近几年,渐渐有一种声音出现,认为合肥耽误了中科大。
理由是,一座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等因素,越来越影响考生和毕业生的决策,也
影响着人才的去留。
合肥的软硬件条件比不上北上广,考生不愿意报名,高端人才不愿意来,毕业生留不下
来,最终限制了中科大的发展。
中科大在高校中排名前10,合肥在城市中排名20开外,从这个角度看,合肥确实有点配
不上中科大。
但是,说合肥耽误了中科大的发展,就有点不厚道了。
想当年,中科大走投无路之际,是合肥敞开怀抱接纳。
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1970年代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说中科大被合肥耽误,根本的原因还是,中科大的发展,没有想象中的好。
事实上,中科大的巅峰时期,恰恰是在合肥取得的。1990年代,中科大的高考录取分数
线,比清华北大还高。
这段历史,也不应该忘记。
中科大发展没有想象中的好,不全是合肥的原因。
从自身看,中科大偏科严重,理科无敌,工科一般,商科、经管等热门学科较弱。再加
上规模小,与综合类大学相比,无论是社会影响力,还是大学排行榜,都比较吃亏。
另一个原因是,中科院的战略倾斜。
中科院2012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大不再是独生子,被分走了部分资源,受
到了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学
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家战略使然。
国家将清华、北大作为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头羊,给予大量扶持,中科大自然被甩在
后面。
还需要说明的是,合肥耽误了中科大的发展,是一个伪命题。
其一,没有办法证明,在其他城市,中科大可以发展得更好。
其二,中科大不可能搬离合肥。
如果按上面的分析,中国只有北京、上海才配得上中科大。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科大不甘心留在合肥,多次请求回迁北京,或者迁往上
海、苏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都以失败告终。
道理也很简单,教育平衡。
从全国的教育布局看,中央不可能允许中科大从教育资源并不优质的安徽,迁入顶级教
育资源集聚的北京或上海。
所以说,中科大不可能迁出合肥。
04
共同进步,彼此成就
从长远看,中科大“被迫”留在合肥,也许是一件好事。
中科大是理工类大学,是“小而精”类型高校的代表,几乎做到了极致。
如果要想寻求质的飞跃,必然要捅破“天花板”,由“小而精”转型到“大而全”。
也就是说,中科大要从理工类大学变成综合类大学。
如果中科大迁回北京或迁往上海,注定永远是一所理工类大学。因为,北京有清华北大
,上海有复旦交大,不需要也不被允许再有一所实力相当的综合类大学。
在合肥就不一样了。整个安徽没有一所顶尖的综合类大学,出于教育平衡的战略,国家
反而允许中科大逐渐成长为综合类大学。
再者,在合肥,中科大更受重视。
北京、上海固然好,却也是强校如林。一座城市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蛋糕就那么大,碗
筷多了,分到的蛋糕自然小了。
合肥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但对中科大非常看重,愿意将大部分蛋糕分给中科大。
综合看来,中科大在合肥获得的机会,未必比在北京、上海少。
中科大,中国最顶尖的高校之一。
合肥,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他们应该,也能够,共同进步、彼此成就啊。
Tip:
有一种说法,合肥是肥了自己,瘦了安徽,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
FROM 113.1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