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位于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珞珈山路口的武汉大学老牌坊,被一辆超高的车辆
强行通过时撞损。牌坊中部被撞缺一大块,钢筋裸露,背面的篆书“文法理工农医”六
字中的“理”字已完全被毁。
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五”)“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重要
组成部分,武大老牌坊遭到撞损引发高度关注。
这一文物建筑究竟建于何时,为何不在武大校园内?它曾经历和见证了一座大学和一座
城市怎样的历史沧桑变迁,又正面临怎样的保护难题呢?
被撞损的武大老牌坊正、反面
不是“校门”是“路牌”
1929年,新成立的国立武汉大学经过李四光、叶雅各等人的反复考察,决定在当时武昌
城东郊东湖南岸的落驾山、狮子山一带选址建设新校址,并将落驾山改名“珞珈山”。
当时,珞珈山一带十分荒凉,童山濯濯,人烟稀少,交通更是极为不便。由武昌大东门
出城向东的唯一车路(今武珞路——珞喻路),距离新校址尚有约3华里之遥。
因此,校方与省建设厅合作,从街道口向东北修筑了连结武珞路和新校址的一段新马路
,以方便新校舍工程建设和将来学校师生的往来交通。这条可通汽车的马路于1930年竣
工,校长王世杰将之命名为“大学路”。
1930年代的“大学路”
虽然名为“大学路”,但这条路的大部分段落并不在武大校址内,是武昌的市政道路。
当时,武大在校园边界大学路经过处,并没有修筑校门,而是决定在大学路南端起点的
街道口,建设了一座木牌坊。之所以把牌坊建在这里,是因为此处是大学路与武珞路交
汇处,往来市民和车辆容易注目。因此这座牌坊,事实上并非今天意义上的武大“校门
”,而更像是一座“路牌”,即指示由此岔路,可通往武汉大学。
该牌坊于1931年建成,是一座涂有油漆彩绘的三开间木质牌楼建筑。牌楼明间跨度很大
,上悬校名“国立武汉大学”六字楷书匾额,其间还有镂空的钱纹图案。从老照片可知
,当时这座木牌楼的正反两面,都是悬挂的同样的文字,即校名题匾。这座牌楼虽然色
彩艳丽,但其立柱纤细,头重脚轻,且无戗杆,整体结构较为脆弱。果然在其落成的次
年,便毁于一场大风了。
国立武汉大学木牌坊
到了1934年,武大决定在街道口木牌楼的原址,重建一座新的牌楼。这次学校吸取了前
次的教训,决定改用更为坚固牢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新牌楼为三开间冲天式牌坊,与
稍早前建成的南京中山陵博爱坊有些类似,但整体风格更为简洁朴实。牌坊通体以青灰
色水刷石饰面,檐部施以绿色琉璃瓦装饰,与珞珈校园内的主要校舍建筑风格一致。
国立武汉大学钢筋水泥牌坊老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新牌坊建成后,其背面所刻的文字,不再是与正面相同的校名了,而换
成了六个篆体的汉字:“文灋(法)理工农医”。这六字,是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所
设的六大学院。不过,在建立这座牌坊的1934年,武大只建成了文、法、理、工四大学
院,农学院刚刚成立筹备处,尚未招生,医学院则更是尚付阙如。
1936年农学院正式成立,但随后因全面抗战爆发,该学院旋被撤销。直至抗战胜利后,
武大才恢复农学院,设立医学院。在1934年武大即将这一六大学院的名称刻于牌坊之上
,无疑表明了校方的勃勃雄心,也向社会昭示了武大的努力目标。
跨越八十余年的历史传承
虽然这座牌坊并不是建在武大校园边界处,但由于长期以来武大并没有建一座真正意义
上的“校门”,所以师生校友和武汉市民,也一直把这座牌坊当作武大“校门”看待。
在今天的八一路、珞狮北路等道路修筑以前,从武昌市区前往珞珈山,这座牌坊仍是必
经之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年建于荒郊野外的老牌坊和“大学路”(后改名“珞珈山路”
),周边已逐渐被城市建筑所包围。1992年,武大决定在八一路与珞珈山路交汇路口,
即武大校园西南边界处建设新校门,以迎接次年的校庆。经过方案征集和讨论,新校门
的设计方案,决定突出历史传承,在校门中央的花坛里按等比例复制了一个街道口的老
牌楼,花坛两侧安排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同时,东西两侧的门卫室,则模仿了1990年落
成的人文科学馆(逸夫楼)的屋顶样式。
1993年建造的武大新校门(2012年已拆除。作者摄于2012年夏)
可以说,这一新校门是武大新老建筑风格融合的产物,其中这座新牌坊,在整体模仿老
牌坊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改动,如夹杆石增加了浮雕图案和须弥座,校名匾额改为大
理石背景等,整体风格显得更加精致。
2012年,因八一路隧道修建,武大校门新牌坊被拆除,而武大为了迎接校庆,也重建了
新的校门广场。新校门的核心元素,仍是复建了街道口的老牌坊,此次进行了一定比例
的放大,且不在置于花坛之中,而是直接放置于广场中央,游人可以近距离与其接触。
笔者曾参与过当时的校门设计方案征集,校方曾提出明确要求,校门设计必须保留老牌
坊这一核心元素。经历八十余年的时光沉淀,当年的老牌坊,已经从最初一座单纯的“
指路牌”,变成了承载了珞珈山大学文化的重要符号,在一代代武大校友和武汉市民中
深入人心了。武大师生甚至对牌坊的建筑进行了许多有趣的“附会”,如四根八棱门柱
,被解读为武大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
今日武大新校门广场
事实上,武大老牌坊不仅在武大成为重要地标建筑符号,在武汉市更产生了建筑风格和
文化的外溢效应。这一绿色琉璃瓦三间冲天式牌坊的建筑造型,在武汉成为许多其他单
位模仿的对象。
如位于东湖湖心,同样建于1934年的湖光阁(原名“中正亭”),也是一座钢筋水泥的
绿屋顶中国复古风格建筑。阁前东湖绿道的路边,也建有一座牌坊,建筑风格与武大校
门高度相似。武昌洪山西南麓的施洋烈士陵园,大门同样为一座三开间冲天式绿色琉璃
瓦牌坊。这些位于东湖风景区附近的牌坊,其建筑风格,或多或少都传承自其始祖——
街道口的武大老牌坊。
武汉东湖绿道湖光阁牌坊
亟待改善的文物保护状况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国五”名单,其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即
包括有“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一项,标号为第497号。同样位列“国五”之中的,还有第
475号“未名湖燕园建筑”、第476号“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和”第479号“东北大学旧址”
,这是我国最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一批近代大学建筑。
列入“国五”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共有15处建筑,包括国立武汉大学牌坊、文学
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图书馆、宋卿体育馆、男生寄宿舍、学生饭厅及礼堂、
华中水工试验所、半山庐、六一纪念亭、周恩来故居、郭沫若故居、李达故居。这其中
,除了李达故居外,其余14处都为民国时期兴建的建筑。
列为国保的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旧址,已得到妥善修缮保护
在这15处国保单位中,14处都位于今天的武大校园内,唯独国立武汉大学牌坊一处,孤
悬校外数里远处。正因如此,这一建筑与校内的其他14处建筑相比,境遇可谓霄壤之别
。在位于校园内的各校舍建筑陆续得到妥善保护和修缮之时,地处街道口闹市之中的老
牌坊,不仅几无人知,其周边环境和保护状况,也与“国保”身份极不相称。在发生此
次严重撞损时间之前,老牌坊明间的门柱落地处,已发生过多次汽车擦碰,伤痕累累。
而周边餐饮门店产生的油污等,更是多年来持续污损老牌坊的表面。
由于武大牌坊地处校园之外的特殊位置,使得其文物保护客观上存在一定困难。类似这
样的文物状况,在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也有案例。最为相似的是同样建于1930年代的广州
国立中山大学的两座老牌坊,也位于校区之外,曾经也面临尴尬的境地。
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中,中山大学被迁往原岭南大学校园,而原国立中山大学石牌
校园,则被新成立的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划分使用。地处五山的原国立中山大学牌
坊,其上的字迹也被涂抹改为“为人民服务”。
2014年,广州市文物部分对老牌坊进行了修复,重新恢复了原牌坊上由校长邹鲁题写的
“国立中山大学”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字样,而牌坊本身也被妥为修缮。2016年,
在中山大学校园复建的校门牌坊,也随即改回了历史原貌。
修缮后的广州原国立中山大学老牌坊
街道口的国立武汉大学老牌坊,在此屹立已八十余年,不仅是一座近代中国著名大学的
标志性建筑,更见证了过去八十余年里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沧桑变迁。它因当年珞珈山
地处偏僻,不得不在大路边建“路牌”指路而建,到如今身居武昌地区最繁华的闹市之
中,这巨大的环境变迁,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撞损发生后,一些热心网友和市民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将老牌坊进行异地搬迁保护。且
不说作为国保单位,其迁移的法律程序复杂,这一建议本身在笔者看来亦不可取。不可
移动文物的原址本身即承载了重要历史信息,非因不可抗力的原因,本不应轻易移动。
妥善保护武大老牌坊已迫在眉睫,而根本之途,应是彻底整治周边环境,还这座文物建
筑以本该有的历史尊严。
--
FROM 113.1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