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蔡睿贤:我小学的时候,学习很争气,成绩都很优秀,考到的学校也总能实现母亲设定的目标。因为母亲不懂工科,就希望我念工科。从高中开始,我开始倾向于工科。
1951年我考上了清华大学航空专业,1952年院校大调整,什么都跟着苏联学,清华的航空专业并到了北京航空学院,我就到了北航。不多久以后,“高饶”事件,阶级成分之类的要求很厉害,我从小在香港念书,老家又是台山侨乡。别人问我的海外关系,我自己也没多想,就说我的海外关系可多了,在我的台山老家,整条村的人都有海外关系,于是我又被撵去了上海交通大学。
在清华时学的是航空专业,在北航时的专业相当于机械制造。后来调到上海交大,当时上海交大要对新转来的学生降级一年,但我在北航的时候专业都念得差不多了,分数也很高,再念那个专业也没意思了,就改读动力机械系涡轮机专业,换到动力方面去了,搞能源了。
蔡睿贤,1951—1952年在清华大学、1952—1954年在北京航空学院、1954-1956年在交通大学就读,大学本科学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前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民进中央副主席,曾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
2 郭孔辉
1952年,高中毕业的郭孔辉如愿考取了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郭孔辉被调到了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并没有给郭孔辉带来太大的影响,他仍旧学习着自己热爱的航空专业,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人生的转折总是不期而至。1954年国庆前夕一个晚上,刚刚升入大三的郭孔辉正在自习教室内学习,学校人事处的干部带着一份名单进入教室,召集一些学生开会,郭孔辉的名字也在其中。会上,郭孔辉得知,由于海外关系,他不能继续留在北航学习航空专业,几天之后就要转学到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改为汽车。
从北京到武汉,从学航空到学汽车,从“天上”到“地下”。这是郭孔辉从未想到也难以接受的。离开北京前,郭孔辉特意去天安门广场照了一张相片。相片上的他怅然若失,想是对北京和航空专业的留恋与不舍吧。
而今回顾这段变更专业的经历时,郭孔辉显得格外豁达和超脱。他说:“学习航空专业算是‘自由恋爱’,与汽车结缘则有点像是‘包办婚姻’。说起来,我还要感谢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没有那段经历就不会有我今天在汽车领域取得的成绩。”郭孔辉哈哈大笑。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年轻的郭孔辉也曾悲观和失望。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孤独的小船,在广阔的大海中迷失了航向。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会坐在华中工学院空旷的操场上仰望满天繁星,叩问自己的内心。
当时华中工学院的黄礼副教务长曾向郭孔辉和一起转学的学生讲过,希望同学们“要去创造自己经得起考验的历史”。
这番话让郭孔辉刻骨铭心,“我暗暗告诉自己,这是真正的大道理,无论是做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个人的小道理始终要服从于国家的大道理,这就是郭孔辉所信奉的道理。小道理是个人的委屈、不顺利,而大道理则是国家的兴盛和进步。这一小一大的关系让他在不是十分顺利的求学路上很快找到了平衡点。一个心里装着大道理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心都是敞亮的、心态都是积极的。
1955年,又是一次院系调整。郭孔辉再一次由华中工学院转至刚刚成立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后来的吉林工业大学,现合并至吉林大学)。四年大学生活,他辗转了三个城市,更换了四所学校。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郭孔辉更加成熟、坚毅。更重要的是,在辗转求学的艰辛跋涉中,他已经和汽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3张立同
1956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热加工系,1958年,随专业调至西北工业大学学习,1960年,留校任教至今,教授,博导。1989~1991年在美国NASA空间结构商业发展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曾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共十七大代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 李春萱
抗战烈士遗孤,华侨,在台湾求学,在美国留学并成名,壮年归国于北航教书育人,执掌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椿萱,男,汉族,1939年11月9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广东省新会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1963年李椿萱毕业于台湾省成功大学,之后赴美留学;1972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80年回国后分派在北京航空学院5系工作;1987年担任863计划航天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及专题组组长;1997年当选工程院院士;国家CFD实验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馆长。
--
修改:pingguofei FROM 117.136.38.*
FROM 124.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