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YzNDU3MA==&mid=2247483718&idx=1&sn=19d07e134328e9ba5d539418ce4b0694&chksm=a640866391370f7503c2637663f271aa813d9c725a74849a1c11fc0c81f687baf19c6dcff62e&token=1439248440&lang=zh_CN#rd原创 小编 水木TsinghuaCent 7月25日
在本文里,我们将粗点一下清华大学在过去一年的方方面面,包括清华师生校友取得的一些成绩,看看清华大学的底蕴、实力、声誉和地位等等。最成功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和最优秀的同龄人一起成长。选择清华需要理由吗?如果需要,下面就是。
一.各类排名
●2019年1月23日,软科发布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清华大学以总分94.6(领先第二名18.1分)名列全国第一。
●2019年2月27日,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 (简称QS)发布了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9,是中国高校排名最高的学科。此外,清华大学的建筑学科排名世界第10。清华入选的世界前10学科为国内高校最多。
●2019年3月24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了全国大学排名榜,清华大学名列全国第一。
●2019年6月19日,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Symonds (简称QS)发布了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清华大学名列第16位,成为榜单上排名最高的中国大学。
●2019年8月16日,软科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清华大学列世界第43位,是全国排名最高的大学。ARWU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
●2019年8月,青塔网发布了中国高校2019年顶尖论文(Nature、Science论文)指数排名,清华大学雄居全国高校之首。
●2019年9月12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大学位居世界第22位,雄居全国高校之首。
●2019年10月23日,美国US News发布2020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大学列世界第36位,是全国排名最高的大学。在此榜单中,清华的工程专业、土木工程和计算机三个专业位居世界第一,创造了国内高校纪录。
●2019年9月,英国QS高等教育集团发布了2020世界大学毕业生就业力排行榜,清华大学列世界第6,雄居全国高校之首。
●2019年10月,英国QS高等教育集团发布了2020金砖五国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排名第一,列五国所有大学之首。
●2019年11月28日,软科发布了“2019中国两岸四地大学百强排名”,清华大学名列大中华区(中国大陆、港澳台)所有高校之首。
●截止2019年末,清华大学的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为全国最多。
●2020年5月7日,学术出版业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Cited Researchers)榜单,清华大学有143名学者入选,以领先第二名36人的巨大优势名列全国高校之首。
注:在2019年发布的世界四大全球大学排行榜(QS、ARWU、THE和US News)中,清华大学的排名都位居中国高校之首,并在QS排名中创造了中国高校排名最高的纪录。
二.重大学术荣誉
●校友刘永坦院士(58无线电本)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校友马洪琪院士(水利67本)荣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该奖授予对世界大坝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或在坝工技术领域有重大成就的专家。
●环境学院钱易院士(土木59研)获国际产业生态学会终身成就奖,钱易院士是该奖设立以来的首位中国获奖者。
●校友颜宁(生物00本)荣获2019年度魏茨曼女性科学奖(Woman Science Award)。
●高等研究院王小云院士荣获2019年度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她也是未来科学大奖首位女性获奖者。
●校友吴立新院士(力学88本)荣获2019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Ambassador奖,同年他还获得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三.当选院士/会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化学系李景虹教授、医学院董晨教授、生命科学学院谢道昕教授和航天航空学院郑泉水教授(工程力学89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友戴宏杰(物理89本)、高原宁(00-18教)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计算机系郑纬民教授(70自控本)、建筑学院庄惟敏教授(建筑85本、92博)以及校友单忠德(机械02博)、肖龙旭(精仪09博)、刘正东(机械90本)、赵振堂(工物82本、86硕、90博)、刘仲华(化学14博)、宫声凯(材料90博后)和陈薇(化工91硕)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筑学院张杰教授以及校友项明武(机械86本、89硕)、徐伟(热能86本)和冯正功(建筑89本)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校友颜宁(生物00本)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环境学院曲久辉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校友戴宏杰(物理89本)当选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在此之前他已经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校友吴旻(自动化96本)当选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校友康健(建筑84本、87硕)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计算机系教授吴建平(计算机77本)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校友刘江川(计算机98本)、孙东(精仪90本)、曾宏波(化工01本、04硕)和王力翚(美院82本)当选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
●校友芮勇(自动化94硕)、宋永华(电机91博后)和梁应敞(自动化95博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校友董功当选(建筑94本)当选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
●材料学院周济教授(材料93博后)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社会科学学院阎学通教授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校友李向阳(计算机95本)、宋晓东(物理96本)和谢源(电子97本)当选国际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
●电子杨华中教授(电子89本、93硕、98博)、自动化系高飞飞副教授以及校友陈宝权(电子94硕)、陈卫(计算机91本、93硕)、刘学(数学96本、自动化99硕)、张磊(计算机93本、95硕、01博)、赵冬斌(02机械博后)、杜小江(自动化96本、98硕)、李默(计算机04本)、谢江(自动化97本)、杨天若(92计算机、物理双学士)当选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
●校友韩竹(电子97本)、谢源(电子97本)当初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
●精仪系曹良才副研究员(精仪05博)和校友潘时龙(电子04本、08博)当选国际光学学会会士(SPIE Fellow)。
●精仪系曹良才副研究员(精仪05博)、周培源数学中心杨建科教授(数学89本)以及校友潘时龙(电子04本、08博)、余思远(无线电84本)当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
●校友计宏凯(自动化99本)、李业华(数学00本)当选美国统计学会会士(ASA Fellow)。
●校友吴立新院士(力学88本)当选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AGU Fellow)。
●经管学院陈国青教授当选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会士(AIS Fellow),他也是首位当选的大陆学子。
●物理系段文晖教授(物理86本、89硕、92博)、陈曦教授(物理93本、96硕)和崔伟教授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校友崔宏刚(化工02硕)、张瑾(化学95本)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AIMBE Fellow)。
●校友田芝婷(工物07本)、张永杰(化工95本)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电机系李永东教授(电机90博后)、程林副教授(01电机博)、孙凯副教授(电机00本、06博)、陈启鑫副教授(电机05本、10博)、电子系姜春晓副研究员(12电子博)以及校友刘文鑫(工物10博后)、刘驰(电子06本)、徐泽水(经管07博后)、杨光华(土木99博)、穆钢(电机91博)、夏泽洋(精仪05硕、08博)、尹武良(机械99博)当选英国工程学会会士。
●高等研究院王小云院士当选国际密码协会会士(IACR Fellow)。
●车辆与运载工程学院李骏教授、赵福全教授当选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首届技术领导力会士。
●车辆与运载工程学院杨殿阁教授(汽车96本、01博)当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
●电子系陆建华教授(电子86本、89硕)、宋健(电子90本、95博)、微电子所王志华(电子85本、90博)以及校友刘文予(计算机86本)、梁应敞(自动化95博后)当选中国通信学会会士。
●电子系王劲涛副教授(电子01本、06博)、计算机系徐恪教授(计算机96本、98硕)和校友艾渤(电子07博后)当选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自动化系周彤教授当选2019年度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
●电子工程系章毓晋教授当选2019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士。
●美术学院徐迎庆教授、校友王巨宏(计算机16博)当选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计算机系史元春教授(计算机89本)和校友张勤(工物82本)、何晓冬(精仪96本)、杜军平(计算机04博后)当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材料学院白新德教授(工物65本)当选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首届会士。
四.国际性学术、社会荣誉与成就(个人)
●校友吴耀文(化学04硕)获瑞典皇家科学院古斯塔夫森分子生物学奖,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科学家。
●校友陈立杰(姚班07本)荣获国际计算机学会计算理论年会(ACM STOC)“Danny Lewin”最佳学生论文奖。ACM STOC是理论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顶级的国际会议。
●校友宋晔皓(建筑93本、98博)、陆轶辰(美院00本)和崔光海(建筑03硕、09博)荣获2019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
●校友陈岩(外语88本,密歇根大学教授)荣获美国经济学会卡罗琳·肖·贝尔奖(Carolyn ShawBell Award)。
●校友尤峰崎(05化工本,康奈尔大学终身讲席教授)荣获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的过程工艺开发卓越研究奖。
●环境学院胡洪营教授荣获国际标准化组织卓越奖(ISO Excellence Award),成为ISO水回用领域首位获此殊荣的专家。
●校友夏丰年(电子98本)、池跃洁(电子07本)荣获2019年度美国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PECASE)。
●校友闫令琪(计算机13本)荣获SIGGRAPH2019最佳博士论文奖,ACM SIGGRAPH是全球计算机图形学顶级学术会议。
●机械系单际国教授课题组获美国焊接学会颁发的McKay-Helm奖,这是McKay-Helm奖首次颁发给由中国研究机构独立完成的工作。
●建筑学院曹彬副教授(建筑07本)获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学会拉尔夫·内文斯生理与人类环境奖(Ralph G.Nevins Physiology and Human Environment Award),她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
●航天航空学院马维刚副教授(06力学本、航院12博)、张兴教授(热能88博)等荣获国际传热传质中心Hartnett-Irvine奖。
●校友曾宏波(化工01本)荣获2019国际杰出青年化学工程师奖,同年他还当选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
●校友邓力(化学87本)荣获Arthur C. Cope学者奖,该奖项是有机化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奖项之一。
●校友陈谐(数理基科06本,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荣获科学突破奖-物理新视野奖。科学突破奖是目前全球奖金额最高的科学奖。
●环境学院博士生包一翔荣获第39届国际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研讨会暨二噁英年会Otto Hutzinger学生奖。
●化学系帅志刚教授由于“对复杂材料和二维材料中电子过程理论所做的原创性贡献”获得“法国化学会法-中奖”(PrixFranco-Chinois de la Société Chimique de France)。
●五道口金融学院助理教授陈卓及其合作者们撰写的论文《债券可抵押性与资产定价:来自中国债券市场的证据》获得“亚瑟·沃加”最佳学术论文奖。
●校友韩永生研究员(材料03博)荣获日本化学工学会2019年度“亚洲杰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奖” 。
●校友吴旻(自动化96本)获IEEE教育学会2019年度Harriett B.Rigas奖,该奖项每年颁给在本科教学和全球工程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杰出女性。吴旻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女性。
●水利系龙笛副教授(水利05本)荣获2019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水文青年科学家奖,他也是该奖自200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华人青年学者。
●电机系王孙禺教授(电机82本)荣获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特别致谢奖章,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类国际组织。
●景观学系刘海龙副教授、环境学院贾海峰教授指导,景观学系博士研究生周怀宇完成的研究成果获2019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学生研究类杰出奖。
●电子系博士生王碧钗获2019年马可尼学会青年学者奖(2019 PaulBaran Young Scholars)。
●五道口金融学院田轩教授的论文《对冲基金积极主义如何重塑企业创新》荣获2018年度詹森奖(Jensen Prizes)一等奖。
●微电子所魏少军教授(无线电84硕)荣获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突出贡献奖。
●航天航空学院王沫然教授(力学99本、04博)获得国际多孔介质学会InterporeProcter & Gamble奖,以表彰他在多孔介质界面输运现象多尺度模拟领域所做出的系列杰出工作。
●校友冯小峰(物理10硕)、鬲融(计算机08本)、周鑫(基科班06本)和郑天一(数学08本)获2019年度美国斯隆研究奖。
●我校校友、“神舟”总师戚发轫院士(航空系52级)获2019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Hall of Fame)奖.
●环境学院本科生高隽、苏世民书院研究生张园入选2019年中国罗德学者(全国共4人)。罗德奖学金有“全球青年诺贝尔奖”的美誉,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
●校友徐亮(生医10本)、韩松(电子12本)入选《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杂志评出得世界杰出青年创新家(35 InnovatorsUnder 35)。
●校友陆品燕(计算机05本、09博)、司罗(计算机98本)、李默(计算机04本)、韩竹(电子97本)和许主洪(计算机02本)荣获国际计算机学会(ACM)杰出科学家奖,崔伟东(电子98本、01硕)获杰出工程师奖。
●电机系梁曦东教授(电机84本、90博)荣获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2019年度“IEC 1906奖”。
五.国内学术、社会荣誉与成就
●能源动力系姜培学教授(热能86本)、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环境85本、90博)和校友刘仲华(化学14本)、管晓宏(自动化85本)、雷增光(工物82本)、王浩(水利82本)、王书肖(环境01博)、孙宝国(化工03博)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何梁何利奖为中国民间最高科技奖励。
●校友刘正东(机械90本)、樊启祥(水利99硕、11博)荣获第3届全国杰出工程师奖,校友王东(精仪96硕)、何金江(机械01本、06博)和李双双(生医06本、08硕)荣获全国杰出工程师奖青年奖。
●自动化系汪小我副教授(自动化03本、08博)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经济学研究所龙登高凭借论文《典与清代地权交易体系》荣获 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计算机系郑纬民(自控70本)院士荣获中国第一个存储领域终身成就奖。
●校友余承东(电子02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获2019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企业家奖”;校友黄令仪(半导体58-60进修)获CCF夏培肃奖。
●计算机系胡事民教授(计算机98博后)荣获2019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
●校友江波(电子00本、微电子所03硕)荣获第30届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获奖作品为《机器之门》。
●经管学院赵纯均教授(电机65本)获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杨百寅教授获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高研院杨振宁教授(物理42本、44研)获“求是终身成就奖”;地学系刘竹副教授、医学院彭敏研究员和化学系王朝教授荣获2019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计算机系喻纯副研究员(计算机12博)、交叉学院唐平中副教授荣获第二届阿里达摩院青橙奖及100万元奖金。清华是唯一有两位教师获本届青橙奖的大学。
●经管学院刘登攀教授因在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管理决策方面的理论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获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乌家培奖。
●经管学院魏杰教授因“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研究”获中国经济理论界最高奖-2019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物理系肖志刚教授、高等研究院翟荟(物理02本、高研05博)分别获得2018-2019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饶毓泰物理奖”。
●计算机系张钹院士(自控58本)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自动化系黄高助理教授(自动化15博)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
●数学中心丘成栋教授在第8届华人数学大会(ICCM)上荣获“陈省身终身成就奖”,校友陆品燕(计算机05本、09博)荣获ICCM数学奖银奖。
●数学系教授冯克勤荣获第14届华罗庚数学奖,冯克勤教授是我国代数数论和算术代数几何研究的开拓者。
●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学勤教授(历史51本)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荣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唯一一项一等奖。
●建筑学院庄惟敏教授(建筑85本、90博)荣获第9届梁思成建筑奖。梁思成建筑奖是我国建筑设计领域最高奖。
●经管学院陆毅教授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经济学家奖,该奖旨在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青年经济学者。
●清华校友、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雷震(材料学04本)荣获第10届“中国青年创业奖”。
●校友、翻译家杨苡(中文42本)荣获第7届南京文学艺术奖·终生成就奖。
●深研院方璐副教授、化工系刘凯助理教授(化学12博)、地学系刘竹副教授和校友陈丹琦(计算机12本)、邓磊(精仪系15博)、龚鸣(化学11本)、金橙橙(生物07本)、卢培龙(生科12博)、陈硕(化工05本)、同丹(环境16博)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科技青年英雄榜(全国共35人)。
●生命学院教师王宏伟(生物96本、01博)、颉伟,物理系王亚愚,化学系王训(化学05博)、微纳电子系吴华强(材料00本),自动化系杨帆(自动化02本、08博),环境学院王书肖(环境01博),精仪系张晨辉(精仪98本、04博),土木系樊健生(土木98本、03博)、陆新征(土木00本、05博)等10位清华教师获2019年腾讯基金会首届科学探索奖,每人获300万奖金。
●车辆与运载工程学院李骏院士、张扬军教授、郑新前教授荣获2019首届中国内燃机工业杰出科技创新奖。
●计算机系徐光祐教授(自控63本)获2019年度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终身学术贡献奖”。
●电机系何金良教授(电机94博)荣获2019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校友吴宇恩(化学09本、14博)、洪文晶(化学09硕)、闫强(化学08本、12博)荣获2019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全国共10人)。
●在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主办的2019“年度影响力人物”评选中,经管学院白重恩教授获颁“2019年度经济学家”。
●深研院李佳副教授荣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计算材料学分会颁发的“计算材料学青年奖”(Early CareerAward of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Award)。
●美术学院副教授张烈和博士生孔翠婷联合设计的“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荣获第3届中国美术奖金奖。
●计算机系尹霞(计算机95本、00博)、航院冯雪(力学03博)、化工系张强(化工04本、09博)、电机系陆强(电机99本、04博)、电子系陶晓明(电子09博)、生命学院颉伟、环境学院鲁玺(环境03硕)荣获第15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我校获奖人数为全国最多。
●在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评审中,清华大学有24位教师荣获“优青”项目,位居全国高校之首。
●在201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评选中,清华大学共有27位教师入选“长江学者”,位居全国高校之首。
六.在校师生国内外学科竞赛成绩
●在第16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清华大学以最高分夺得团体冠军,第7次捧起“挑战杯”,继续保持迄今为止“挑战杯”夺冠次数最多的纪录。
●在第10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数学系本科生陈睿、曹正雄、黄巍、胡颀轩、蒋泞骏5名同学组成的清华大学团队获团体赛金奖,数学系本科生卜辰璟获个人全能金奖和几何与拓扑方向金奖,数学系本科生曹正雄获分析与微分方程方向金奖。
●在第5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清华大学的“交叉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创业团队摘得桂冠。
●在2019年汇丰银行商业案例大赛(北区)决赛中,由经管学院本科生曹若辰、孙丹童、刘紫琪、罗寅骁组成的清华大学代表队获得冠军。
●在2019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中,清华大学斩获人工智能项目灵巧手赛第一名。
●在国际公开自动驾驶KITTI评测中,车辆与运载学院硕士研究生余大蒙(导师为李克强教授)提出的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车载视觉实时联合感知模型获行人类别的第一名。
●在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系列比赛中,车辆与运载学院李骏院士团队的猛狮无人驾驶团队摘得城市交通应用场景赛冠军,获得比赛最高奖项。
●在 第32届国际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大会上,计算机系孙富春教授带领团队参加了机器人抓取与操作竞赛中的两个任务并获得冠军。
●在2019年三大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ASC、ISC和SC中,清华大学超算团队包揽了全部三项竞赛的总冠军,实现了继2015年后的又一次“大满贯”。
●在在IEEE MMSP(IEEE 21st InternationalWorkshop on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举办的国际视觉竞赛视觉单目定位比赛中,车辆学院杨殿阁教授的团队获得冠军。
●在DataCon大数据安全分析比赛中,清华大学BlueThanos夺得了“攻击源和攻击者分析方向”冠军,THU Team 1队获DNS恶意流量检测方向第二名。
●在ACM-ICPC 2019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大陆总决赛中,清华大学Three Hold Two队获得总决赛冠军,此外该队还获得南京赛区冠军。
●在第10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清华大学张灿睿获非数学专业组一等奖,郑书恒、黄畅获数学专业一二年级组一等奖。
●在2019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以杨婧为队长的代表队获A题一等奖并获华为单项奖,以徐义深为队长的代表队获B题一等奖,以孙万虎为队长的代表队获C题一等奖。
●在2019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奖中,清华大学本科生何炜华、田洋和贾以涵组成的THANS队以作品“神经突触发育的物化动力学系统”获一等奖。
●在第11届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清华大学赵靖宇获得特等奖第一名,刘浩、欧国韬、胡佳音、边正梁和李钟艺获得一等奖。
●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 2019 )上,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团队(指导教师:陈国强、孙之荣)斩获金牌及最佳应用成果奖(Best NewApplication Project)、最佳新组合元件(Best New Composite Part)两个单项奖。
●电机系钟海旺等完成的“基于约束降维的多时空电力交易协调方法”获第13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
●经管学院陈剑教授,梁湧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论文“A Data Analytics Approachto Integrated Location, Assorment and Inventory Planning in Omni-Channel Retail”获国际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最佳数据驱动研究论文大赛第一名。
●在首届中国大学生设计展上,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2018级博士生付少雄的作品“逍遥游”荣获最佳展品一等奖。
●在2019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我校本科生团队获B题特等奖(Outstanding奖)。
七.在校师生获得的各类科学技术奖(集体)
●在2019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清华大学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1项。作为获奖成果第一完成单位,清华大学再创佳绩,荣获国家科技奖11项,获奖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获奖名单如下: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张建胜教授团队的成果“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系列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数学系李海中教授完成的“Pinkall-Sterling猜想和超曲面几何的研究”、土木系韩林海牵头完成的“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损伤机理与分析理论”、自动化系周东华牵头完成的“动态系统运行安全性评估理论与方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精仪系尤政院士牵头完成的“先进MEMS卫星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水利系陈永灿牵头完成的“复杂水域水动力特征和生境要素模拟与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自动化系季向阳牵头完成的“编码摄像关键技术及应用”、建筑学院林波荣牵头完成的“绿色公共建筑环境与节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机械系张俊智牵头完成的“车用高性能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车辆学院李亮牵头完成的“商用车机械自动变速式混合动力系统总成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精仪系施路平团队的成果“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芯片架构”入选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材料学院南策文院士牵头的成果“高能量密度电容器用无机介电材料”入选2019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生命学院隋森芳院士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完成的“破解硅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结构和功能之谜”,和院继杰教授、王宏伟团队完成的成果“植物抗病小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入选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精仪系施路平团队的成果“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芯片架构”和生命学院隋森芳院士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完成的“破解硅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结构和功能之谜”入选2019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电子系牛志升教授牵头的“超蜂窝网络的能效理论及资源优化方法”、计算机系李丹牵头的“基于多维感知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路由控制技术”获得2019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药学院刘刚教授团队完成的“构建组合化学库及其应用”荣获第14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车辆与运载工程学院杨殿阁教授牵头完成的“网联汽车电子地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航院冯雪牵头完成的“基于转印和异质界面集成技术的可延展柔性器件”获2019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自动化系刘烨斌牵头的“视觉信息智能三维重建关键技术与应用”获技术发明一等奖;深研院方璐牵头的“阵列像感器宽视场高分辨光场成像关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系史元春牵头的“支持用户自然意图表达的人机交互关键技术与应用”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电机系何金良牵头完成的“提升氧化锌避雷器压敏电阻阀片综合性能的关键技术”荣获2019年度中国电力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康重庆牵头完成的“大电网调度运营决策的高效建模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孙宏斌牵头完成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复杂电网运行断面知识发现与调度辅助决策关键技术及应用”,程林牵头完成的“多源协同的主动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2019年度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八.各学科部分重要论文
限于篇幅,在这里我们仅统计2019年度清华大学以第一单位或者共同第一作者兼共同通信作者单位发表的数学四大刊论文、理工科CNS期刊论文,这里CNS是国内对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杂志的简称。一所高校发表的CNS期刊论文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高校在理科科研领域的实力。近10年来,清华大学在CNS三大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一直是全国高校最多。不完全统计,2019年清华大学以通信作者单位在这三大期刊发表了30多篇研究论文,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
●精仪系施路平研究组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的封面论文,报道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
●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师邱宇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上发表论文《丛交换群胚与带框二次微分(Clusterexchange groupoids and framed quadratic differentials)》。
●医学院徐萌课题组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Anti-tumour immunity controlled through mRNA m6Amethylation and YTHDF1 in dendritic cells”的研究论文。
●生命科学学院江鹏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p53 regulation of ammonia metabolism through ureacycle controls polyamine 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肿瘤氨代谢异常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功能。
●生命科学学院陈柱成课题组、李雪明课题组和中科院物李明课题组合作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Mechanism of DNA translocation underlyingchromatin remodeling by Snf2”的研究论文,揭示了Snf2介导的染色质重塑中DNA滑移的机理。
●生命科学学院柴继杰课题组、王宏伟课题组和中科院周俭民课题组在Science期刊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Ligand-triggered allosteric ADP release primes aplant NLR complex”和“Reconstitutionand structure of a plant NLR resistosome conferring immunity”。
●生命科学学院柴继杰课题组东安格利亚大学Cyril Zipfel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Mechanisms of RALF peptide perception by aheterotypic receptor complex”的研究论文,揭示了GPI锚定蛋白与植物遗传学上不相关的RK一致的植物肽感知的意外机制。
●生命科学学院龚德顺、兼职教授颜宁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Modulation of cardiac ryanodine receptor 2 bycalmodulin”的研究论文。
●生命科学学院肖百龙、李雪明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mechanogating of the mammaliantactile channel PIEZO2”的研究论文,提供了对压电通道的结构和机械化机制的见解。
●生命科学学院陈柱成研究组、北京大学生命学院高宁与美国犹他大学Bradley Cairns课题组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题为“核小体结合状态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RSC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RSC complex bound to thenucleosome)的研究长文。
●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团队在Science期刊发表题为“Recognition of th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by human γ-secretase”的研究论文。
●生命科学学院杨茂君课题组在Science期刊发表题为“Cryo-EM structure of the mammalian ATP synthase tetramer bound withinhibitory protein IF1”的研究论文。
●生命科学学院颜宁(清华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及吴建平共同通讯在Cell 期刊发表题为“Molecular Basis for Ligand Modulation of aMammalian Voltage-Gated Ca2+ Channel”的研究论文。
●医学院祁海课题组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GPR174-CCL21受配体模组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性别二态性”的研究论文。
●核研院段茂盛研究员与德国应用生态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者合作在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双重计算和《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差的排放核算规则会削弱碳市场”的研究论文,分析了避免碳市场中的双重计算对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重要性,提出了《巴黎协定》下碳市场规则制定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药学院刘翔宇课题组与医学院Kobilka课题组在Cell期刊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Process ofGPCR-G Protein Complex Formation”的研究论文。
●生命科学学院李丕龙研究团队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Arabidopsis FLL2 promotes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ofpolyadenylation complexes”的研究论文。
●材料学院林元华教授、南策文院士在 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基于多相纳米域设计的超高能量密度无铅介电薄膜”的研究论文,认为通过操纵构建纳米尺度畴结构能够为设计高性能介电材料以及其他功能化材料提供新型思路
●生命科学学院颜宁团队在Science期刊背靠背同期发表2篇论文,题为“Structures of human Nav1.7 channel incomplex with auxiliary subunits and animal toxins”和“Molecular basis for pore blockade of humanNa+ channel Nav1.2 by the μ-conotoxin KIIIA”,共同阐述离子通道结构。
●交叉学院金奇奂副教授研究组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Global entangling gates on arbitrary ion qubits”的研究论文。
●周强团队(第一单位清华大学)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Structure of the human LAT1–4F2hc heteromer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complex”的研究论文
●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研究组在Cell 期刊发表题为“Structures of the Catalytically Activated Yeast Spliceosome Reveal theMechanism of Branching”的研究论文。
●地球系统科学系喻朝庆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Managing nitrogen to restore water quality in China”的文章,揭示了中国从1955年到2014年人类活动导致的氮流失量,建立了各省淡水环境氮容量的“安全”阈值。
●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课题组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史蒂文·戴维斯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 “Committed emissions from existing energyinfrastructure jeopardize 1.5 °C climate target”的研究论文。
●生命科学学院颉伟、徐家伟与郑州大学合作在Nature期刊发表了题为“Resetting histone modifications during humanparental-to-zygotic transi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组蛋白修饰重编程。
●医学院董晨与第三军医大学卞修武,刘新东共同通讯在Nature期刊发表题为“Genome-wide analysis identifies NR4A1 as akey mediator of T cell dysfunction”的研究论文。
九.部分大额社会捐赠
●2019年4月20日,深圳鹏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鹏瑞启航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徐航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3.3亿元,以助力“更好的清华”建设。
●2019年4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捐资1000万元,在清华大学设立“国家电网卓越创新基金”。
●2019年4月23日,中德环保集团董事会主席陈泽峰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5亿元。
2019年4月25日,江苏竑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春祥、通威集团光伏事业部总裁陈星宇分别捐1000万元助力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019年4月28日,材料学院教师司文捷向学院捐赠1000万元教育基金。
●2019年10月27日,融创中国与青岛市政府签投资协议,将投资45亿元,与清华大学联合在青岛建医院、医学中心。同时,融创中国将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0亿元。
2019年12月27日,中国光谷捐赠1000万元,在清华大学设立“清华之友——中国光谷奖学金”。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主页、清华大学新闻网、清华大学校友网、青塔网。
--
修改:chemeng FROM 117.62.199.*
FROM 117.6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