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由于什么特殊原因,导致你要放弃自己的专业学科研究,说我背着一个吉他
,就去唱歌去了,我当一个职业歌手,我觉得好心痛。多少人想进清华,多少人想完成
系统的教育和学业没有机会,你有这样好的机会完成了,而且你学的是这么热门的一个
学科,自己在专业上是有造诣的,是有自己的见地的,恕我直言,我觉得你不具备当职
业歌手的条件。”在央视选秀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的舞台上,清华大学2020年硕
士毕业生潘超演唱完后,甄子丹、杨幂、王珮瑜对他的职业选择提出了质疑。
潘超被几位明星出其不意的问题搞得有些紧张,连连用手擦拭脸上看不出来的冷汗。在
过去的很多年里,他是大众眼里名副其实的学霸:在北京化工大学读本科时,大三获得
了“校长奖”,本科毕业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保送清华。本科与研究生期间,他拿过
三次中国大学生中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还发过6篇SCI论文。
图片
甄子丹评价潘超。《上线吧!华彩少年》视频截图。
如今25岁的他,要放弃以往的成绩,进军娱乐圈,成为一名歌手确实让人难以理解。镇
定下来后,潘超回答说:“我真正走到清华大学的时候,发现大家表扬说这个孩子成绩
好,这个孩子在名校,我没有那么快乐,我甚至更紧张,甚至更焦虑了,所以我才会说
通过音乐的方式去疏解自己。那是我最后的窗口,是在那个时候我要做一个勇敢的决定
,哪怕很多人不支持我。”
高考填志愿时,潘超与父母发生分歧,他被迫妥协,选择了并不感兴趣的环境工程。上
大学之初,他对未来充满焦虑,以至于整夜失眠,最后甚至寻求心理援助。当他找到学
校的心理医生时,没想到医生跟他说:“对专业不满的学生太多了,有胆就回去重新高
考一次,没胆只能留在这里好好学,自己的问题,别赖学校。”
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潘超演唱《No fear in my heart》。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2017年的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潘超以歌手的身份走上舞台。
“因为没有草原,就忘了你是马。你卑微的人生,从不曾犯错的,无聊的人生,能不能
,彻底地放开你的手?敢不敢,这么义无反顾坠落?坠入黑暗中,坠入泥土中的海阔天
空。就让我,来次透彻心扉的痛。都拿走,让我再次两手空空。只有奄奄一息过,那个
真正的我,他才能够诞生……” 他高声唱着朴树的《No fear in my heart》,似乎也
在唱着自己。台上的他恣意潇洒,和平时相比,有种难得的松弛。
出生于江西抚州的潘超很清秀,笑起来有些腼腆。也许是长久的规范化人生给他留下了
深刻的烙印,无论是央视镜头里,还是私底下,他都是一副乖巧、谦和的样子,但在他
的内心深处,“别人家的孩子”绝不是他想要的标签。他坦言按别人希望的样子生活并
不快乐。
如今,他初入娱乐圈,比起很多清华学子,未来多了一些不确定性。但这一次,他不想
再管他人的看法,只想过自己的人生。
在南京鼓楼附近的大街上,十字路口亮起了红灯,三两行人安静等候着,突然,潘超和
他的经纪人旁若无人地唱起歌来。
图片
在2月最新一期的《上线吧!华彩少年》中,潘超演唱了自己的原创歌曲《攀》
以下内容为潘超自述:
图片
“它立马就着火了”
我很小就喜欢唱歌。我妈跟我回忆说,两三岁的时候,人家在广场上搭一个台子,请小
朋友上去表演,那时我话还说不清楚,上去就开始唱,给家里挣了一堆洗脸巾、挂历、
雨伞。
初中的一次政治课上,我有特别明确地把想当歌手这件事写在纸上。这个场景我印象非
常深,那张纸上有一个表格,写着你希望做什么职业、你是怎样完成这个职业的、你的
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我写我希望能够唱歌,能够挣钱养家,还能旅游。那时候可能很
幼稚,但说明我可能是很早以前就想唱歌,那个东西一直在心里,最后有机会敲它一下
,它立马就着火了。
我妈妈一开始还是有很传统的想法,认为孩子成绩挺好的,就应该走特别平稳的道路,
这是他们对我的设想,尤其是当我成绩还不错时,他们就觉得吃那么大苦干什么,所以
我一直没有机会专业学习音乐。到北京上大学后,我发现会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
接触、实现这件事情,包括可以去更大的舞台,接受专业老师的训练。
当时是研一,那年周围的朋友和我自己都很丧,觉得特别难。为了释放情绪,我有时一
个人去KTV唱歌,我唱了,爽了,会觉得那些歌给了我很多力量。那时我参加了清华校园
歌手大赛,唱的一首歌叫《No Fear In My Heart》,是朴树的歌。唱完之后,我收到好
多人给我发的私信,还有一些不认识我的人,他们告诉我说,被那首歌、那个现场打动
到,我觉得那是一个歌手站在舞台上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图片
其他选手评价潘超歌声。《上线吧!华彩少年》视频截图。
其实那时候,还只是一种尝试,因为你不知道合不合适,也不知道专业的老师对你的职
业化评价是什么,甚至不知道在舞台上会呈现出什么样子,但不断去试,就会发现有让
你惊喜的时刻。
2017年国庆假期,我们在录音棚里录歌,连着七天都是高强度的录唱。等到结束时,灯
也关了,我就躺在录音棚的地毯上听。那一刻,我的身体告诉我已经有点透支了,但是
我的脑子告诉我,它很兴奋,它还可以继续唱。那个瞬间,我觉得这件事情做得值得,
我精神上不会感到疲劳,所以它可以是我的职业。再加上这件事情我从小就特别喜欢,
所以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我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职业,去挣钱养
活自己,那不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吗?
相对于一些职业歌手来说,我起步比较晚,一直念到大学才真正接触到很专业的声乐训
练,这个可能是比较大的阻力之一。也没办法,我们见招拆招,为了克服这件事情,只
能下工夫。
我做事就是这样,没办法坐在那里闭着眼睛等。要成为一个歌手,我很清楚自己没有受
过专业的训练。所以那时我每个周末从北京到南京上两天课,然后回北京上学,时间特
别紧张,但觉得特别开心。
图片
潘超。图源受访者。
图片
“符合别人的标准不会让我快乐”
我学的是环境科学工程,其实是做固体废物,有一部分跟垃圾分类相关。但环境工程真
的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热门,但如果你喜欢,就去做。
高考后,妈妈觉得我是理科生,就找一个正经的、踏踏实实的、技术性的工作。最后我
抗争失败,就选了环境工程。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很迷茫,所以也不是特别开心。在学校,你的学习、科研和工作其实
都是有压力的。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所以会焦虑。
后来很多媒体说,清华学霸不快乐。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人总有快乐和不快乐的瞬
间,它和清华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只是那段时间发生在了清华。我不快乐的真正原因
并不是清华,而是我意识到一直按照非常传统的评价标准努力学习,到了特别好的学校
,符合别人标准并不会让我快乐。
图片
潘超为清华大学109周年校庆创作歌曲《云的那端》。
(选择做职业歌手)让我比较担心的地方是妈妈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她老想太多。当周
围大部分同学都进入特别稳定的状态的时候,我要做一个看似不太一样的选择,可能需
要花一些时间去告诉很亲密的人,要跟妈妈讲做这件事情的始末。
我妈不同意最重要的原因是觉得这个行业太辛苦。之前她不理解我,就是觉得我为什么
要选择一个这么累的工作,她觉得这对我的身体是一种消耗,还不稳定。但节目播出后
,她反而支持我了。我从来没有跟她讲过我的那种不快乐,在节目里听到后,作为一个
母亲,她理解我了,她希望我快乐,特别害怕我变成一个机器。她现在很支持我,很多
时候甚至会在声乐上给我一些点评,她会说这个地方你是不是唱得太紧了。
之前在我妈的同事和好朋友眼里,我特别省心,很像大家描述的别人家的孩子,我确实
也不太给爸妈添麻烦。有一天她给我打电话,说节目播了之后,她和同事聊天,说到我
为什么做这个选择,她的同事以为是不是音乐好挣钱。我妈说,不管你们信不信,但作
为潘超的妈妈,我非常了解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舞台,他就喜欢音乐,只是他一直没有机
会而已。她跟我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你从小到大可以认真把你想做的每一件事做
好,所以妈妈相信你。那一天,我的情绪又波动了一下。
确实存在家长认为男生学理科,出路更好的情况,我本身也是这样过来的。但现在已经
越来越开放了,我觉得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的事情是,一起去发现孩子真正喜欢什么。
图片
潘超。图源受访者。
图片
“我想要唱歌,我就去唱”
职业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因为它本身没有评价标准。如果要比创造的价值,是什么标准
,是钱吗?至少我不认可这个价值评判,我不认可用金钱来衡量这件事情。什么是对这
个社会的贡献?我觉得也有很多讨论的空间。
我周围的同学,他们有去互联网行业的,有去教育行业的,有去金融行业的,有去政府
机关的。大家可能都没有搞科研,也不会有人说你们浪费了你们的学识。但当你选择艺
术的时候,大家就会说你浪费了你的学识,很奇怪。
外界对我们没有特别了解,我们自己更清楚一点。所以节目播出后,也有很多清华同学
跟我讲,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我们跟普通人没有任何差别,就是跟大家一样的人。
我从不认为歌手这个职业,是对我知识的一种浪费,我觉得不是。音乐、歌手本身也是
需要知识底蕴的,这件事情没有人会否定,只是它可能不那么外显。
图片
王佩瑜评价潘超不适合做歌手。《上线吧!华彩少年》视频截图。
清华对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塑造,确实有非常深刻的影响,但清华从来不会狭隘地告诉你
,你必须选择某一个职业,必须去做某一件事情,它会强调说,你去做一个对社会有价
值的人,做一个快乐的贡献者。我们的育人体系,把你培养出来,教给你知识,教给你
技能,最核心的是教会你怎么做一个人。所以落到我身上,我从来不认为唱歌没有任何
贡献。
我在校歌赛上唱完那些歌,很多人告诉我他们有共鸣,他们被治愈了,我觉得这件事情
很有价值,那个价值跟闷着自己治愈自己,还不太一样,这件事情让我很开心。一定是
它让我开心,我才会起心动念要做这个尝试,这是很重要的原始动力。可能这个想法听
起来蛮幼稚,至少我现在还这么认为,我不知道未来五年十年之后会有什么变化,也不
知道这个变化会来得多快,但我此刻的想法,就是要做让我开心的事情。
有些媒体在写这件事情时,会倾向于制造一种冲突,在娱乐行业和科研行业之间。其实
这就是三百六十行里面的不同职业,有人做科研,有人当老师,有人做金融分析师,有
人做程序员,有人去当公务员,大家都是一样的,我就是做了我想做的选择而已。我已
经想清楚了,这个当下,我想要唱歌,我就去唱。
--
FROM 113.11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