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江苏好大学很多,那你知道南京,有两所985高校吗?
江苏人表示毫无压力,立马就能脱口而出: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
“什么,东南大学在南京,不是福建的吗?”
在多数外省人看来,东南大学跟福建的东南卫视,都有“东南”两个字,肯定有什么关
联。
这后来成了东大学生间流传的一个梗。要是有谁问起东南大学在哪,十有八九都会得到
他们这样的回答,“我们学校在福建,是个三本”。
自黑归自黑,东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985高校,还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怎么看
实力都不会差。只是这所学校的知名度,配不上它的实力。
“不在福建,南京985,谢谢”
几乎每个东大学生,都有过被误认为在福建上学的经历。
逢年过节见到亲戚被迫解释好几轮,有时在南京打个车还能碰上外地司机问,“东南大
学不在福建吗”。还有人上了三年大学,父母打电话过来,开口就是带点福建特产回家
过年。
误会多了,一些东大学生干脆躺平,自嘲母校是福建大三本。
不过多数时候他们也很郁闷,明明上的是正经985大学,怎么学校出了江苏省这么没有存
在感。关键是母校的“东南”二字,源自国立东南大学[1],跟福建没有一点关系。
回到100年前的民国时期,国立东南大学在当时的教育界,可是相当有份量。
图片
图片
国立东南大学成立于1921年,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几所国立大学之一 / 东南大学校史文
化网
豪华的师资阵容,就是最好的证明。校长郭秉文被誉为“中国现代大学之父”,召集了
气象学家竺可桢、数学家熊庆来、生物学家秉志、土木学家茅以升、物理学家胡刚复等
一批名师。学校200多位教师里,六成有过留学经历,随便拉一个出来,头衔都是某某学
科的先驱或奠基人[2]。
可惜的是,后来因为国民政府的教育体制改革,这所学校只存在了不到7年,就跟另外八
所大学合并,组建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来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国立中央大学[3]。
而如今的东南大学,跟“国立东南大学”的渊源,正是来自这所学校。
集结了九所高校资源的国立中央大学,曾在抗战时期不断扩张,以文、理、法、工、农
、医、师范7个学院41系的庞大规模,成为“民国最高学府”[4]。后来抗战胜利,国立
中央大学顺应时势,改名南京大学,7个学院则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里,一分为八,各自
组建了新的学校[5]。
东南大学的前身南京工学院,和如今的南京大学,都是其中八分之一。
南京工学院以(旧)南京大学工学院部分院系为主体,吸收了复旦大学等八所高校的院
系。南京大学则保留旧校的文、理、法部分院系,加上金陵大学文、理学院作为主体,
另外并入七所高校的院系[5]。
图片
图片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校门,这里曾经是(旧)南京大学的校址
这次调整让江苏高校的数量大幅增加,为后来省内11所211大学打下基础。
但也是因为拆分,几十年来有关“谁是国立中央大学正统血脉”的争论,持续在南京各
高校间上演,尤其是南京大学跟东南大学。两所学校的学生从早年的天涯论坛,一直吵
到知乎、微博。
双方你来我往,谁也不服谁。就连南京工学院1988年改名东南大学,也被人评价为别有
用意。
图片
图片
南京工学院在1988年,正式改名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校史文化网
对此,东南大学早有官方解释,指出发展单一学科对学校建成综合大学的目标不利,而
且国内外普遍觉得学院比大学低一个等级,有不少“学院”早都默默改了名字。再加上
1986年,中央政策文件里明确了大学跟学院的差别,南京工学院具备成为大学的条件,
“升级”更加名正言顺[1]。
至于取什么名字,校方称其考虑了多方意见,比如“中央大学”是多所高校的前身,实
现难度比较大。冠以“理工”两个字,则违背了学校综合发展的计划[1]。
“东南大学”不仅体现办学目标,具备历史底蕴,还反映南京的地理位置,再合适不过
[1]。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次更名后不过几年,福建东南卫视横空出世,凭借综艺节目《开心
100》在全国迅速走红。从此很多人心里,东南跟福建划上了等号。
东南大学,闷声建设国家
当然,东南大学被认成福建学校这个“锅”,也不能完全由东南卫视来背。
更名后的东南大学,延续了工科院校一贯低调的作风,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宣传上,埋头
搞起了科技创新。光是1986至1995年,东南大学(包括南京工学院)承担的科研任务就
有6600多项[6]。
几十年来,许多跟国家经济建设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都有这所学校的身影。
比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你可能不熟悉CERNET这个名字,但一定用过校内网。自1994年起,东南大学就开始跟清
华大学等高校共同建设CERNET[7],后来东南大学成为华东北地区高校网络中心的总部[
8]。
图片
图片
北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于1994年,是我国四大主干网之一
不过CERNET的意义远不止校内网这么简单。正是有了它,国内的互联网研究与建设才拉
开序幕。拿网络社交举例,中国第一个BBS站点“水木清华”,就是1995年在CERNET上开
通的[7]。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东南大学的贡献。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内2G技术还是一片空白。刚刚破格升为东南大学教授的尤肖虎临
危受命,领衔东大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从零开始研究。之后的几十年里,尤肖虎团
队主导了从3G到5G研发的多个国家级项目,是领域内当之无愧的开拓者[9][10]。
东南大学还是中国第一所被邀请去寻找“暗物质”的高校[11]。这是由著名物理学家丁
肇中提议发起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也叫AMS实验,能够帮助人类从微观层面认识宇宙。
除此之外,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三峡工程、探月计划、南极科考......在这些你看
得见的,或者看不到的地方,都有东大人默默的付出与坚守[12]。
图片
图片
2019年6月,港珠澳大桥,这个项目岛隧工程的总工程师、总设计师,都毕业于东南大学
透过这些成就,你还能看到东南大学对优秀人才的重视。
为了选拔尖子生,东南大学不惜做“第一个吃螃蟹的”的高校,在2001年主动向教育部
申请,成为全国最早进行自主招生选拔试点的三所院校之一[13]。
好学生招进来,培养方式也很关键。
希望学生在学习之余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魄,东南大学就把前人留下来的早操制度贯
彻至今,要求大一、大二学生每学期,确保至少45次的早操出勤[14]。
有学生吐槽早操制度太过“残忍”,但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才走出了5位“两弹一
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3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5]。
有了科研项目跟优秀人才的积累,东南大学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就水到渠成。
图片
图片
2017年11月21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90周年学生毕业展,学院的建筑学为A+学科
根据2017年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东南大学共有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名单,
5个学科获得A+,两者均为全国第八。其中,A+学科数更是超过南京大学,在江苏省排名
第一[12][16]。
网上有人惊讶东南大学为何突然崛起,却不了解这所位于南京的985高校,原本就很厉害
。
创新,东南大学的财富密码
归根究底,外界对于东南大学的偏见,还是源于它的知名度。
如今,人们评判一所高校的实力时,通常会参考各种眼花缭乱的榜单。国内最为人熟知
的QS世界大学排名里,东南大学的最新位次为493,跟“老对手”南京大学足足差了369
名[17]。
而在更看重学术水平的ARWU排名里,东南大学则跟南京大学位于同一档位,101至150之
间[18]。
巨大的差距背后,声誉是关键因素。除了ARWU,QS等多个主流的世界大学排名,都将声
誉调查数据纳入考量[19]。而声誉说白了,看的就是学校知名度。
图片
图片
2019年8月25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中大院,建筑学院教学楼
要想提高知名度,砸钱做宣传恐怕是最快的一个办法。在国外,高校们卯足了劲增加曝
光,印发宣传资料,都是为了提高排名[19]。国内高校要想模仿,则不得不受到经费的
限制。
2019年,东南大学的预算总收入为74.72亿,生均经费21.32万元,分别排在全国第19和
17位[20][21]。这个水平虽说算不上“土豪”,在教育部直属的77所高校里,也算“小
富”。
不过从现实出发,要让低调惯了的东南大学,花费人力物力去做宣传并不实际。否则这
些年来,东南卫视的存在感越来越弱,也没见互联网上的5G冲浪爱好者,对东南大学的
了解提高多少。
抛开上述做法,另一条路径是,提升自身实力。用更强的实力去打破偏见,获得认可。
东南大学有着老牌工科院校的基础实力,如今最明显的一个短板,就是学科发展不均衡
。
图片
图片
贵州,中国天眼,也有东南大学的参与。工科突出,既是东大的优势,也是短板
前文有提到过,早在更名之前,东南大学就确立了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1]。然而30多
年过去,这所学校单一学科特别突出的情况依然存在。
从东南大学入选“双一流”的学科就能看出,11个里面有10个都是工科类专业。更关键
的是,在A类学科数量上,因为理学跟人文社科类专业的不足,东南大学远远不如南京大
学[16][22]。
过去的难题没有解决,并不代表东南大学以后就没有机会。
某种程度上,专注搞科研的东南大学,一直在为学科建设打基础,简单来说就是“搞钱
”。
科技成果转化,被很多人看作高校里隐藏的一座“富矿”。科研项目里每个获得授权的
专利,都有机会通过转让等方式,变成科研人员的额外收入以及高校的经费预算。
图片
图片
东南大学每年一届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经常会出现新的专利技术
而东南大学,早在1999年就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23],开始全力“唤醒”实验室里沉
睡的专利。
近五年来,东南大学的科研事业收入持续平稳增长,2019年达到14.58亿元,已经构成当
年预算总收入(不包括上年结转)的近三分之一[24]。
这个数字看起来只是某些顶尖高校经费的零头,但别小瞧了它的增长潜力。
2018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的平均金额为156.9万元,单笔最高17.5亿元[25],足够
吊打好几所211高校一整年的经费。
截至2020年6月,东南大学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已经超过1.9万项,排在全国第四[26]。
过去三十多年,东南大学专注科研,默默无闻建设国家,是很多人眼里的“福建三本”
。
如今因为创新,这所南京985高校正手握新的财富密码,走在了很多名校的前头。
--
修改:PlayerUnkwn FROM 113.102.163.*
FROM 113.1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