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突然发现绥芬河跟俄罗斯的边境线是一条直线
那是因为明朝人口膨胀有了移民东北的事情,移民当然是先占近的地方,所以正好移到了那个位置,如果东北都是明朝的再发展几百年黑龙江也就移满了。
你说说东北哪个地方冬天有9个月?
就算是有的地方积温少一些,但东北的麦子是春天种夏天收割,也够耕种养活人的了。你就瞎扯淡吧
【 在 Krisnk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控制东北那么多年,汉人只到沈阳辽阳一带。
: 为什么没有往更北方的吉林黑龙江移民?
: 就是因为科技不行,吉林黑龙江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 ...................
--
FROM 112.64.60.*
你也知道得几百年移到黑龙江,再几百年才能移到西伯利亚。然而俄罗斯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人家一百年就过来了。
漠河啊,平均低温低于0度的时间达8个月;平均无霜期只有86.2日。
你觉得能养活人,是现在粮食种子好,有农药有化肥有拖拉机。
古代这些都没有,一年两熟三熟的地方还勉强可以养活人。东北这么冷的地方养不活人的。都要靠科技进步才行。就像汉族古代也一直没有办法移民蒙古高原一样。真能靠种地活命,东北土著早就种地去了。
【 在 tele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明朝人口膨胀有了移民东北的事情,移民当然是先占近的地方,所以正好移到了那个位置,如果东北都是明朝的再发展几百年黑龙江也就移满了。
: 你说说东北哪个地方冬天有9个月?
: 就算是有的地方积温少一些,但东北的麦子是春天种夏天收割,也够耕种养活人的了。你就瞎扯淡吧
: ...................
--
FROM 73.71.1.*
蝗汉一窝一窝的生小孩,看到哪里都两眼通红,嘴巴流满了哈喇子
有那个范红眼病的时间,不如多学点知识,掌握点技术,别总想着抢劫
小麦在东北寒冷地带种植历史还不到一百年
蝗汉的大本营,兰芳,在清朝时期还抵制玉米的种植
呼伦贝尔市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王丽君
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海拉尔021008
摘要:<正>小麦作为呼伦贝尔市岭西农作物区主栽作物之一,已有近40年的种植史,在呼伦贝尔市粮食生产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是内蒙古优质旱作春小麦主产区,也是内蒙古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布局更是东北国家《优质农产品区域规划》唯一的小麦优势产区。
专辑:农业科技; 经济与管理科学
从抵制到接受:清代浙江的玉米种植
王保宁1朱光涌2
1.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 唐山学院社科部
摘要:与传统的玉米种植史研究范式不同,本文从气候突变、山林经济角度分析清代浙江省玉米种植史料的生成,认为乾隆末年和嘉庆年间的几次洪灾促使地方官员和士绅提出玉米引发水土流失的观点,道光年间降雨量增多又推动其形成更为完整的玉米为害表述体系,进而影响地方志的书写。清代江南木材需求量扩大,繁荣了浙江山区的杉木种植业,推动棚民采取刀耕火种法和林粮间作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玉米也因具有根系发达、穿透力强等特点而取代传统杂粮成为新的"花利"作物,承担起维系劳资双方利益分配机制的功能,但却没有成为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更不会直接促成大规模的人口增长。
【 在 teleheart (tele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明朝人口膨胀有了移民东北的事情,移民当然是先占近的地方,所以正好移到了那个位置,如果东北都是明朝的再发展几百年黑龙江也就移满了。
: 你说说东北哪个地方冬天有9个月?
: 就算是有的地方积温少一些,但东北的麦子是春天种夏天收割,也够耕种养活人的了。你就瞎扯淡吧
: ...................
--
FROM 49.7.234.*
有40年的种植史就说明40年前不能种?你连基本的逻辑性都没有。而且你贴的东西里面明确说了是早春作物,地光人稀的情况下就不能等晚春暖和了再种?比较冷的地方不种是因为怕影响夏季作物而已。你连基本的分析能力也没有
你一口一个蝗汉,那你用汉字干什么,不知道你是哪个野蛮民族,这么低的智商。
【 在 Akkad 的大作中提到: 】
: 蝗汉一窝一窝的生小孩,看到哪里都两眼通红,嘴巴流满了哈喇子
: 有那个范红眼病的时间,不如多学点知识,掌握点技术,别总想着抢劫
: 小麦在东北寒冷地带种植历史还不到一百年
: ...................
--
FROM 112.64.60.*
有水就能种地.战国时期在口外,汉朝在河套地区都能种地.
【 在 Krisn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也知道得几百年移到黑龙江,再几百年才能移到西伯利亚。然而俄罗斯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人家一百年就过来了。
: 漠河啊,平均低温低于0度的时间达8个月;平均无霜期只有86.2日。
: 你觉得能养活人,是现在粮食种子好,有农药有化肥有拖拉机。
: ...................
--
FROM 124.200.108.*
漠河那里在大兴安岭以北了,松嫩平原有大小兴安岭的保护,比漠河强多了。而且东北地多,一年一熟就能养很多人了。现代化只是增产明显,不代表以前没有收获养不了人。
我说的是几百年移民移满了,但不需要移满,只要达到足够的数量就能给老毛子足够的阻力了。
【 在 Krisn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也知道得几百年移到黑龙江,再几百年才能移到西伯利亚。然而俄罗斯不会给你那么多时间,人家一百年就过来了。
: 漠河啊,平均低温低于0度的时间达8个月;平均无霜期只有86.2日。
: 你觉得能养活人,是现在粮食种子好,有农药有化肥有拖拉机。
: ...................
--
FROM 112.64.60.*
古代抗风险能力差,一年一熟遭个灾一年就没收成了。收获低于一定阈值就没有办法长期定居。开发北大荒也得靠科技,靠农业机器。
“尽管土壤条件好,但「北大荒」冬天寒冷,漫流的水会形成表层冻土,人类的农业开发只能在春夏天进行。而当时也正是大江溢流的时候,巨大的水流在洼地内肆意横流,将人类的开发成果破坏殆尽。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其开发过程缓慢。”
对老毛子来说,得上千万人才算阻力吧。西北几百万人的,说割也割走了。
【 在 tele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漠河那里在大兴安岭以北了,松嫩平原有大小兴安岭的保护,比漠河强多了。而且东北地多,一年一熟就能养很多人了。现代化只是增产明显,不代表以前没有收获养不了人。
: 我说的是几百年移民移满了,但不需要移满,只要达到足够的数量就能给老毛子足够的阻力了。
:
--
FROM 73.71.1.*
俄国人早期的记载是,汉人移民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
干尽了坏事,当地土著人口损失90%以上
虽然中国说那些记载都是假的
不过每次车板上十大,都能发现无数的畜生出来表演,可知,未必假
【 在 teleheart (tele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漠河那里在大兴安岭以北了,松嫩平原有大小兴安岭的保护,比漠河强多了。而且东北地多,一年一熟就能养很多人了。现代化只是增产明显,不代表以前没有收获养不了人。
: 我说的是几百年移民移满了,但不需要移满,只要达到足够的数量就能给老毛子足够的阻力了。
--
FROM 180.79.36.*
西北没有几百万人,而且割走土地上都是哈萨克斯坦人。又不是汉人。能一样么。
外东北哪怕有一百万人,都不会那么容易被割走。
【 在 Krisnk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抗风险能力差,一年一熟遭个灾一年就没收成了。收获低于一定阈值就没有办法长期定居。开发北大荒也得靠科技,靠农业机器。
: “尽管土壤条件好,但「北大荒」冬天寒冷,漫流的水会形成表层冻土,人类的农业开发只能在春夏天进行。而当时也正是大江溢流的时候,巨大的水流在洼地内肆意横流,将人类的开发成果破坏殆尽。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其开发过程缓慢。”
: 对老毛子来说,得上千万人才算阻力吧。西北几百万人的,说割也割走了。
: ...................
--
FROM 180.111.251.*
早期记载里,根本没有汉人去乌苏里江流域。
都是说你们螨虫去外东北迫害当地通古斯远亲。
【 在 Akk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俄国人早期的记载是,汉人移民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
: 干尽了坏事,当地土著人口损失90%以上
: 虽然中国说那些记载都是假的
: ...................
--
FROM 180.11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