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省会城市的大学和国企应该迁到各地级市
错的是你们。可能你不知道这帖的前提,我把我在另一个帖子(贵版这两天的“四川2020年GDP”帖子)里写的内容贴出来你就了解了。
当前发展大城市圈的路线是错误的,小城镇才是未来的正确方案。当然当前暂且可以不发展小镇,但是应着力发展小城市(中国的小城市其实规模也太大,不如县和镇,但是当前发展阶段也就先这样吧)
现在这些大城市表现出来的只是在中国农民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表面繁荣。大城市圈只注重短期的经济规模,忽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大城市,人口密度是国际城市平均水平的两三倍。大城市单靠自身没法持续,所有大城市都需要吸纳外来人口才能运转,如果没有人口补充,大城市立刻衰退。中国之前没有这个问题,是因为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和乡镇人口进入城市补充,所以可以敞开发展大城市,但未来就不是了,中国未来的严重问题是老龄化。未来,人是资源,而城市是消耗人的,越是大城市越是如此,越是高密度越是如此。中国长期以来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在省会级城市做出了大量投资,这些超高密度的大城市未来将成为严重问题,无论是对该城市,还是对该省其它被欺负的小城市而言,都是祸害;对大到整个省小到个人而言,也都是祸害。它们靠工作机会靠光鲜的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抽取小城市和农村乡镇的人口,然后消耗。中国这二十年来在现有的在大城市的这些巨额投资,就短期而言是资产,就长期而言是危害。
此外大城市还面临国防安全问题,废掉它几个电厂,整个城市立刻成为人道主义灾难,还有去年开始的生物战
【 在 vfrey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了啦
:
:
--
修改:MNFL FROM 114.249.219.*
FROM 114.249.219.*
回这么多有啥用,历史和实践,全国范围和省域范围都已经证明了的事情。就你独醒。尤其10年以后各省几乎不约而同要做法做强省会,省级当政的都一起傻?
【 在 MNFL 的大作中提到: 】
: 福建省政府别让它们回就行了啊,公有制单位设在哪都是政府的决定的。至于地方怕被京沪拿走资源而发展武汉等强二线的说法不成立,这些强二线城市要发展也是国家扶持或同意的,而且国家同时也在限制京沪尤其是北京的发展,土地和户口方面都是如此。这些省份发展强二线有主观因素,即为了和其它省份抢投资抢人才,其实这也是不健康的竞争,以牺牲内部平衡性和全省居民福利为代价。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的机制在于企业认为大城市交通好人才多市场大,而人们则认为大城市收入好生活好,所以要去大城市。为什么人们认为大城市好?因为收入和消费都好,所以城市带来的其它问题都可以忍受。所以整个问题的关键还是中国在城乡间的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工作机会、宣传曝光度。
: 对于私人资本,去哪投资是他们的事。我说的首先主要是政府投资。政府一开始就把公有制的各种资源如大学和国企全都配置在省会城市,然后这些资源和行业又催化发展出很多其它相关的行业和公司,形成了本地的商人/投资商,造成进一步的失衡。问题很大一部分就在初始环节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上,后面越滚越大。我国建国时是计划经济,所有经济主体都是公有制,依据行政命令建成,这种聚集是政府主观造成的,而且是政府本来就可以避免。后面的投资商自然要优先考虑利用大城市已有的聚集。
: 其实即使对投资商而言,政府一样也可以对其投资地选择进行调节和指导。这就和对西部和特区给以补贴和特殊政策以及对于扶植产业出台产业政策一样。因为市场机制远非完美,一样有很多问题和缺点,市场所谓的最优化是局部优化,而不是全局最优,因为整个前提条件宏观条件不仅仅是市场经济所追求的经济性,而是国力和民族发展。如果仅追求经济性,而不管整体国力和民族发展,那么最后可能反而损失经济性,市场经济的问题在于虽然它优化了局部资源,提高了它所涉及的局部领域的效率,但是它未考虑对外部资源的消耗,只考虑局部而且只考虑一两步,而不是三步五步十步(当然纯计划经济的问题也同样很多)。就本帖来说,对私企选址的政府调节先不说了,首先该做的是省属国企和大学的疏散,这是政府能做的该做的也是最容易做的
: ...................
--
FROM 222.67.154.*
所以现在和之前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改革不再是进行时而是完成时了?
你还妄谈历史和实践,哈哈,你懂什么叫历史和实践?我所说的正是基于历史和实践。
做大省会城市是各省为了吸引别省投资和人才而搞的不健康竞争,以全省的整体发展损失和居民的福利损失为代价。
这就好像女人化妆美容整容,如果大家都不去化妆美容整容,其实就女性整体而言,反而是好事,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因为个体之间要互相比,互相竞争,反而造成了整体的损失
【 在 Hx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这么多有啥用,历史和实践,全国范围和省域范围都已经证明了的事情。就你独醒。尤其10年以后各省几乎不约而同要做法做强省会,省级当政的都一起傻?
:
--
修改:MNFL FROM 114.249.219.*
FROM 114.249.219.*
改革正是进行时,但是方向和你说的正相反,资源人才金钱只会越来越集中。
【 在 MNFL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现在和之前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改革不再是进行时而是完成时了?
: 你还妄谈历史和实践,哈哈,你懂什么叫历史和实践?我所说的正是基于历史和实践。
: 做大省会城市是各省为了吸引别省投资和人才而搞的不健康竞争,以全省的整体发展损失和居民的福利损失为代价。
: ...................
--
FROM 222.67.154.*
前面都白说了?你先好好看贴再发言
【 在 Hx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改革正是进行时,但是方向和你说的正相反,资源人才金钱只会越来越集中。
:
--
FROM 114.249.219.*
连大三线小三线实践都不懂的,还谈历史,还自己发明一回轮子,这种狗屁观点连看的必要都没有。
【 在 MNFL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都白说了?你先好好看贴再发言
--
FROM 114.87.188.*
看都没看你喷个屁啊?
三线二字字面意思就是指三线地区,即西部省份,三线建设单独拿出来说一般就是指从一线地区(东部北部省份)到三线地区(西部省份)。小三线的规模远没法和大三线比,小到可以忽略了
【 在 Hx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连大三线小三线实践都不懂的,还谈历史,还自己发明一回轮子,这种狗屁观点连看的必要都没有。
--
修改:MNFL FROM 114.249.219.*
FROM 114.249.219.*
百度得还挺快,可惜百度是错的,彻底暴露了。
【 在 MNFL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都没看你喷个屁啊?
: 三线二字字面意思就是指三线地区,即西部省份,三线建设单独拿出来说一般就是指从一线地区(东部北部省份)到三线地区(西部省份)。小三线的规模远没法和大三线比,小到可以忽略了,以下是全部小三线城市(县城):
: 黑龙江小三线是阿城和尚志;
: ...................
--
FROM 222.67.154.*
那段名单确实有遗漏,已改,不过不影响问题
三线建设(大三线)的成果今天仍然在,成都、西安、兰州、绵阳...等,效果很好
小三线出的问题在于选址时过偏,因为很多是国防工业,基本都避开了城市和县镇,很多都选到农村了,没有发展为城市没能带动当地发展,项目本身也因而难以持续。
小三线的那种建设方式,和我说的完全不同,你把二者混为一谈,只能说你一知半解,太初级了。不妨先看看小三线研究之类的书籍学习学习再发帖
【 在 Hx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百度得还挺快,可惜百度是错的,彻底暴露了。
--
FROM 114.249.219.*
你说的强省都是中西部的穷省,而且效果到底怎么样不好说,从四川角度看,成都一家独大对成都确实好,别的四川城市都很萧条
【 在 Hx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这么多有啥用,历史和实践,全国范围和省域范围都已经证明了的事情。就你独醒。尤其10年以后各省几乎不约而同要做法做强省会,省级当政的都一起傻?
:
--
FROM 185.1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