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江苏这么好的地理优势为啥就没有发展出一个匹敌上海的城市?
- 财政能力的影响因素太多,集权程度只是之一
 【 在 doubleb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并不觉得大明的财政能力弱是社会中间阶层扫荡得不够造成的。而且我不是专家(大概率你也不是),更愿意相信学者的判断,而不是自己读了几本历史书就自己下结论。
 : 何况这只是对皇权社会的一个宏观概括,并不代表两千年时时刻刻都是这样斩钉截铁,本身也有强化和反复的过程。
 --
 FROM 111.200.195.*
 
- 上海本来就是从江苏分出去的啊。
 --
 FROM 183.60.21.*
 
- 这次的坑质量有所下降,装萌卖傻的痕迹过重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 今天看到有个地理博主介绍江苏,真可谓是得天独厚,水系充足,平原遍布,极其适合搞生产、发展经济。拥有这么优质的地理环境,却没能发展出一个媲美上海的城市,着实有点可惜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121.69.61.*
 
- 对,其实江苏相对均衡,在全国来说,也是整体水平靠前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在 o5o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个上海了,全国像江苏这样发展均衡的也少见了,这样不好么?一定要成都省那样?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FROM 117.136.0.*
 
- 因为红利吃完,就是零核竞争了。
 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铁路航空都要受上海节制。
 上海卡死苏州机场项目,也能窥见一斑。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
 FROM 121.224.111.*
 
- 这事比较复杂。明朝有南直隶,清朝有两江总督,驻在南京,管江苏和安徽(部分时期还有江西),所以江苏巡抚就去了苏州而不在南京。江苏巡抚之下还有苏松道(名字中间有过变化),下辖苏州、松江两府,道台驻地一开始在苏州,后来去了松江府(驻地就在上海县)。
 所以从江苏巡抚角度可以说苏州管松江(上海),从苏松道角度,也可以说上海管苏州。
 【 在 arkeyk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州当时是富甲天下第一府,全国唯一的三附郭吴县、长洲、元和,江苏巡抚也在苏州
 : 松江府的治所在华亭,上海县非常偏,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
 修改:petergao FROM 111.200.195.*
 FROM 111.200.195.*
 
- 但是批了南通新机场
 现在讲的是长三角一体化,专门划了试验田来江浙沪协同办公协调三地政策差异
 
 【 在 Icyjsing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红利吃完,就是零核竞争了。
 : 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 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铁路航空都要受上海节制。
 : ...................
 --
 FROM 223.104.39.*
 
- 涨知识 谢谢!
 【 在 peterg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比较复杂。明朝有南直隶,清朝有两江总督,驻在南京,管江苏和安徽(部分时期还有江西),所以江苏巡抚就去了苏州而不在南京。江苏巡抚之下还有苏松道(名字中间有过变化),下辖苏州、松江两府,道台驻地一开始在苏州,后来去了松江府(驻地就在上海县)。
 : 所以从江苏巡抚角度可以说苏州管松江(上海),从苏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TAS-AN00」
 --
 FROM 223.104.39.*
 
- 钱穆的历史书?说,君权相对于相权从制度上一直以来都在加强的。隋唐比汉,相权有所降低。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者的判断也不是说完全就是铁律
 : 否则不会有自古皇权不下县一说
 : 个人认为,比起其他文明,中国更早实施了科举制,打破贵族门阀的垄断是其一,隋唐以来完善文官制度,对君权有所制衡是其二,重农抑商,生产力相对发达,有足够的剩余产品拉长周期是其三,要说加强集权,古代最集权者是政教合一,但即便如此也做不到最高统治者能够跳过中间阶层,直接面对底层民众
 : ...................
 --
 FROM 112.2.230.*
 
- 没有好的海港  都是滩涂吧
 --
 FROM 1.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