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长江三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力量促成?
- 到底长江形成了多少年?楼上说几十万年,也有说几百万年。几十万,几百万年啥水流都不顶事啊。
 
 【 在 o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水流冲击,几亿年水滴石穿
 :
 --
 FROM 112.97.84.*
 
- 现在人类科技还是不怎么发达,连河流、地貌,峡谷咋形成还没有弄的清楚吧,世界太广大,人类太渺小了。
 
 【 在 bj0516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论上,就是江水冲刷的。原来造山运动是,就有山谷。
 --
 FROM 112.97.84.*
 
- 人类就长小蚂蚁。整天研究来研究去。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人类科技还是不怎么发达,连河流、地貌,峡谷咋形成还没有弄的清楚吧,世界太广大,人类太渺小了。
 
 【 在 bj0516...
 --
 FROM 203.86.70.*
 
- 我做古长江水系演化研究这个领域已经将近二十年了,相关文献也看了不少。
 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证据,仅仅停留在推测阶段。古红河冲积扇体积很大,并不一定代表其上游就是金沙江。关于红河上游水系范围的假说有很多,有人甚至认为雅鲁藏布江是红河的上游,当然大部分学者认为金沙江雅砻江以及川江(长江四川重庆段),是红河上游。还有,学者认为金沙江是珠江上游。
 
 
 【 在 trist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搜一下金沙江河流袭夺的文献
 : 金沙江很可能古时候是古红河的上游河段
 : 现在的红河是冲击不出来这么大的三角洲的
 : ...................
 --
 FROM 223.104.122.*
 
- 一百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出来金沙江曾经顺着漾濞江流入澜沧江,也有一大堆学者有不同的假说。我个人觉得这些假说都有一定道理,但是科学还是需要证据。
 我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江川江段和三峡地区广泛分布的深切河曲表明在古长江呈现为曲流河的形态以来,长江水系的格局就与今天类似了。该项研究并没有涉及到第一湾地区。
 但是,我在多年前对第一湾附近的水系形态也做过分析,虎跳峡两侧的水系参数并没有什么异常。当然也可能是我粗心,没发现什么。以后抽空再分析一下。
 【 在 trist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搜一下金沙江河流袭夺的文献
 : 金沙江很可能古时候是古红河的上游河段
 : 现在的红河是冲击不出来这么大的三角洲的
 : ...................
 --
 FROM 223.104.122.*
 
- 现在的手段很多,采用的方法包括包括碎屑锆石、云母、钾长石等单矿物年代学、同位素等等,盆地或者大陆架沉积物也有不同的解释。争论的很厉害,听说有些学者甚至在会场吵架。
 造成多解性的原因很多,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陆相沉积物并不连续,而且碎屑锆石年龄过于相似。除了碎屑锆石,其它方法的成本很高。并不适合大量测试。
 哎,只能说根据现今的技术手段以及沉积物保存情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目前,还是有很多学者在不断的想办法。
 【 在 trist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搜一下金沙江河流袭夺的文献
 : 金沙江很可能古时候是古红河的上游河段
 : 现在的红河是冲击不出来这么大的三角洲的
 : ...................
 --
 FROM 223.104.122.*
 
- 您是专家,失敬!
 从感觉出发,剑川、洱源、大理这几个坝子的形成,在远古应该有大河流过冲击而成。
 
 【 在 tao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做古长江水系演化研究这个领域已经将近二十年了,相关文献也看了不少。
 : 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证据,仅仅停留在推测阶段。古红河冲积扇体积很大,并不一定代表其上游就是金沙江。关于红河上游水系范围的假说有很多,有人甚至认为雅鲁藏布江是红河的上游,当然大部分学者认为金沙江雅砻江以及川江(长江四川重庆段),是红河上游。还有,学者认为金沙江是珠江上游。
 :
 --
 修改:tristan FROM 1.202.251.62
 FROM 61.148.102.242
 
- 不是平均蒸发量超过平均降水量的地区,你说存在不入海的河流吗?
 
 所以老子在这里提出一条公理:
 平均蒸发量不超过平均降水量的地区,河流一定入海。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层层群山,犬牙交错,连鸟都几乎难以翻过去,偏偏就在奉节这个地方开了一个口子,开一个口子也就罢了,自然形成,但是看看瞿塘峡那直立的峭壁,比斧都平,要说自然形成,那为啥傍边或者其它地方去没有,偏偏瞿塘峡就这样走了。只能说是鬼斧神工?
 --
 FROM 113.104.210.*
 
- 有一回好奇,跑他们的会场听了一耳朵,好热闹,不同出身的人吵吵,成都年纪大的好
 出风头的某人,感觉是一副民科样嘛,各种天马行空的猜测。
 
 
 【 在 tao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手段很多,采用的方法包括包括碎屑锆石、云母、钾长石等单矿物年代学、同位素等等,盆地或者大陆架沉积物也有不同的解释。争论的很厉害,听说有些学者甚至在会场吵架。
 : 造成多解性的原因很多,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陆相沉积物并不连续,而且碎屑锆石年龄过于相似。除了碎屑锆石,其它方法的成本很高。并不适合大量测试。
 : 哎,只能说根据现今的技术手段以及沉积物保存情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目前,还是有很多学者在不断的想办法。
 : ...................
 --
 FROM 159.22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