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长江三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力量促成?
层层群山,犬牙交错,连鸟都几乎难以翻过去,偏偏就在奉节这个地方开了一个口子,开一个口子也就罢了,自然形成,但是看看瞿塘峡那直立的峭壁,比斧都平,要说自然形成,那为啥傍边或者其它地方去没有,偏偏瞿塘峡就这样走了。只能说是鬼斧神工?
--
FROM 112.97.85.*
河流早就有,构造抬升后,河流向下深切,而形成深切河曲。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层层群山,犬牙交错,连鸟都几乎难以翻过去,偏偏就在奉节这个地方开了一个口子,开一个口子也就罢了,自然形成,但是看看瞿塘峡那直立的峭壁,比斧都平,要说自然形成,那为啥傍边或者其它地方去没有,偏偏瞿塘峡就这样走了。只能说是鬼斧神工?
--
FROM 183.24.178.*
长江流域内的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分布着大量深切河曲,记录了曲流河的原始形态,通过分析深切河曲的形态可以了解地质历史时期古曲流河的相关信息。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利用软件MStaT从遥感影像中提取了深切河曲的干支流交汇角、小波功率谱、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与现代曲流河进行对比后发现:在深切河曲中,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较为常见,占比为30.3%;在交汇点附近,干支流交汇作用对小波功率谱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远离交汇点的小波功率谱则基本保持不变;大部分河流的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呈现出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的趋势。从河谷形态分析上也可知:以嘉陵江为代表的深切河曲,其河谷形态以对称河谷为主,这表明河曲在下切形成深切河曲的过程中,河道的形态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测,河道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古长江流向发生倒转的证据;长江流域宜宾至宜昌段曾经是地形起伏度很低的准平原(或宽阔河谷),现今的深切河曲是古曲流河发生深切后而形成;长江在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应当为“叠置河”成因,长江在现今河道上并没有发生过倒流。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层层群山,犬牙交错,连鸟都几乎难以翻过去,偏偏就在奉节这个地方开了一个口子,开一个口子也就罢了,自然形成,但是看看瞿塘峡那直立的峭壁,比斧都平,要说自然形成,那为啥傍边或者其它地方去没有,偏偏瞿塘峡就这样走了。只能说是鬼斧神工?
--
FROM 183.24.178.*
大自然是最最伟大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层层群山,犬牙交错,连鸟都几乎难以翻过去,偏偏就在奉节这个地方开了一个口子,开一个口子也就罢了,自然形成,但是看看瞿塘峡那直立的峭壁,比斧都平,要说自然形成,那为啥傍边或者其它地方去没有,偏偏瞿塘峡就这样走了。只能说是鬼斧神工?
--
FROM 120.244.225.*
去过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的汇流口,叫江边的地方,有一个湖相沉积的断面,看着非
常有意思,据说金沙江沿线这种湖相沉积有很多处,元谋土林也是湖相沉积。所以他们
搞地貌的,很多人还是倾向于金沙江由于堰塞改道过
【 在 tao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江流域内的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分布着大量深切河曲,记录了曲流河的原始形态,通过分析深切河曲的形态可以了解地质历史时期古曲流河的相关信息。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利用软件MStaT从遥感影像中提取了深切河曲的干支流交汇角、小波功率谱、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与
: 现代曲流河进行对比后发现:在深切河曲中,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较为常见,占比为30.3%;在交汇点附近,干支流交汇作用对小波功率谱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远离交汇点的小波功率谱则基本保持不变;大部分河流的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呈现出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的趋势。从河
: 谷形态分析上也可知:以嘉陵江为代表的深切河曲,其河谷形态以对称河谷为主,这表明河曲在下切形成深切河曲的过程中,河道的形态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测,河道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古长江流向发生倒转的证据;长江流域宜宾至宜昌段曾经是地形起
: ...................
--
FROM 120.244.46.*
长江三峡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 在 tao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江流域内的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分布着大量深切河曲,记录了曲流河的原始形态,通过分析深切河曲的形态可以了解地质历史时期古曲流河的相关信息。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利用软件MStaT从遥感影像中提取了深切河曲的干支流交汇角、小波功率谱、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与现代曲流河进行对比后发现:在深切河曲中,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较为常见,占比为30.3%;在交汇点附近,干支流交汇作用对小波功率谱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远离交汇点的小波功率谱则基本保持不变;大部分河流的弯曲度、弧波长和振幅等参数呈现出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的趋势。从河谷形态分析上也可知:以嘉陵江为代表的深切河曲,其河谷形态以对称河谷为主,这表明河曲在下切形成深切河曲的过程中,河道的形态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变化。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测,河道交汇角为钝角的情况并不能作为古长江流向发生倒转的证据;长江流域宜宾至宜昌段曾经是地形起伏度很低的准平原(或宽阔河谷),现今的深切河曲是古曲流河发生深切后而形成;长江在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应当为“叠置河”成因,长江在现今河道上并没有发生过倒流。
:
--
FROM 120.229.90.*
长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按学究的说法,长江先有,三峡是地貌抬高才形成的,那长江不得形成几亿年?
【 在 tao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河流早就有,构造抬升后,河流向下深切,而形成深切河曲。
--
FROM 120.229.90.*
大自然是伟大,也太神奇了,瞿塘峡那绝壁,斧削都没有那么平。
【 在 newlifes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自然是最最伟大
--
FROM 120.229.90.*
四川盆地有没有可能最初的时候,也是堰塞湖?然后有一天水位太高,巫山挡不住了,就冲刷出了三峡?
这里有合理的地方:四川盆地是平原,这个平原应该还是冲积、沉积形成的,就像华北平原、中下游平原。这个证据应该好找,看看四川盆地是不是沉积形成就差不多了。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巫山那么大,为啥偏偏三峡的地方,绝壁跟刀削斧劈一样平?这也是自然故意遗留下来给长江备好的出口?
【 在 feim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过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的汇流口,叫江边的地方,有一个湖相沉积的断面,看着非
: 常有意思,据说金沙江沿线这种湖相沉积有很多处,元谋土林也是湖相沉积。所以他们
: 搞地貌的,很多人还是倾向于金沙江由于堰塞改道过
: ...................
--
FROM 120.229.90.*
【 在 yanzhi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四川盆地有没有可能最初的时候,也是堰塞湖?然后有一天水位太高,巫山挡不住了,就冲刷出了三峡?
: 这里有合理的地方:四川盆地是平原,这个平原应该还是冲积、沉积形成的,就像华北平原、中下游平原。这个证据应该好找,看看四川盆地是不是沉积形成就差不多了。
: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巫山那么大,为啥偏偏三峡的地方,绝壁跟刀削斧劈一样平?这也是自然故意遗留下来给长江备好的出口?
: ...................
要看那些地方的山是什么岩石构成
有的岩石很容易水蚀
--
FROM 1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