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哪个?
很多人大概会脱口而出——
梵蒂冈。
图片
诚然,梵蒂冈就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他的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约当于我
国的2200万分之一,人口只有800多,其中一大部分人还不是常住人口。
它的人均GDP在2016年的时候,就突破9万5千美元,无论在欧洲还是世界,都名列前茅。
但很多人不知道,现在的梵蒂冈,其实是从意大利独立出来的。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签订《拉特兰条约》(Patti Lateranensi)承认梵蒂冈为主权
国家,这个当下世界上的最小国家自此建立,后来它渐渐成了世界瞩目的宗教圣地和旅
游胜地。
图片
而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过一个更小的国家。
小到什么程度呢?
它的国土面积只有“最小国家”梵蒂冈的1100分之一,所以它甚至无法用“小国”来形
容,只能被定义成“微型国家”。
更苦逼的是,这个国家的建立,也跟意大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有个很浪漫的名字——玫瑰共和国。
图片
这个戴着墨镜的男人,名叫乔治奥·罗萨(Giorgio Rosa)。
图片
在1968年5月1日之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意大利工程师,毕业于博洛尼亚大学机械工程
专业,有自己的工作、妻子和孩子。
但这一天之后,他成了一朵“奇葩”,一个他人眼中的异类。
意大利作为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始地,从不缺少极具创造力的人。
比如画出了《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一代全才达·芬奇;
《西斯廷圣母》的作者拉斐尔;
或者,创作了雕塑《大卫》的米开朗琪罗。
他们仨都是了不得的人物,被世人尊称为“文艺复兴三杰”。
图片
但是比起乔治奥·罗萨,上面这三位在某种程度上,恐怕都得败于下风。
有趣的是,乔治奥并不是什么文学家或艺术家,但是他干过一件在近代史上惊人的大事
——建国。
1968年5月1日,一个由乔治奥亲手建造的国家宣布成立。它的名字叫做“Isulo de la
Rozoj”(世界语),直译就叫“玫瑰共和国”。
为什么叫“玫瑰”?
因为世界语rozo(复数rozoj)和意大利语rosa(复数rose)都是“玫瑰”的意思,并且
乔治奥的姓氏“罗萨”的拼写方式就是——Rosa。
而他本人说:“想看到玫瑰在海上绽放。”
玫瑰共和国成立后,乔治奥自任总统,从工薪阶层一跃成了统治阶层。
国家坐落在亚得里亚海上,距离里米尼(Rimini)海岸仅11公里。由9条中空的管道作支
撑,本质是一个人工岛屿。(后来这种利用中空管道作支撑的技术,乔治奥还申请了专
利)
图片
整个国家里外里加起来总共400平方米,它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包括餐厅、酒吧、夜总会和邮局,据说
还有过一个电台。
它的邮票长这样:
图片
国徽长这样:
图片
甚至还有自己的货币。(据说共和国的货币叫米尔Mill)
看这强悍的DIY能力,我决定亲切地称呼乔治奥为“乔建国”。
那么如此袖珍的国度,生活在这里又是怎样的状态呢?
关于这一点,意大利导演希德尼·希比利亚(Sydney Sibilia)在他去年12月份上映的
电影《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L'incredibile storia dell'isola delle rose)
里作了生动的还原。
图片
在岛上,有狂欢、有派对;
图片
但也免不了要面对疾风暴雨。
换句话说,在这个国家的生活,也是一样的魔幻。
乔建国,他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国家?
图片
在电影里,乔建国建国的理由充满了浪漫和感性。
他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人,自带浓郁的直男气质,明明是个天才却总是被人看作傻叉。
图片
他为了他的女人,为了通透的自由。
图片
所以有了玫瑰岛,就像玫瑰本身象征的就是浪漫。
不过在现实中,乔建国没有这么浪漫,他更多时候是一个脾气古怪的行动派。
这一点连他的亲生儿子也深以为然:
“当我告诉我的朋友,我父亲正在建一座岛,也许夏天我会去那里消磨时间,他们看着
我,好像在看一个来自火星的人。”(语自他的儿子洛伦佐?罗萨Lorenzo Rosa)
但其实,玫瑰共和国的诞生归因于疯狂抑或浪漫,或许都不恰当。
图片
这个国家的建立,有着深重的社会背景。
二战后,上世纪50~60年代初的意大利,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极其迅猛,迎来了被世界誉
为“意大利经济奇迹”的经济迅速增长期。
这十余年的时间里,大量人口从南方农业区走入北方工业区,意大利工人阶级的力量迅
速发展和壮大。
看起来可喜可贺。
但这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也衍生出了所有行工业化的国家都会发生的问题——分配不均
。
经济发展成果的大头,都被大资本家和中产阶级拿走了,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民众们只能
分一点“残羹剩饭”。
图片
这些矛盾如一根根序次压在骆驼背上的稻草,终于在60年代中后期,把意大利社会这只
“骆驼”给压垮了。
到了1968年,也就是玫瑰共和国建国的这一年。
美军在越南的土地上刚刚打完一场血腥的溪山之战,他们不顾国内沸腾的反战诉求,准
备发动“春节攻势”,世界舆论哗然;
法国“五月风暴”发生,数百万罢工的工人占领了多个重要的工厂、矿山,致使法国的
铁路、空中、海上交通中断,生产和通讯几乎全部瘫痪,戴高乐将军匆匆返回巴黎稳定
局面;
同时,中国的那场革命,拉丁美洲的解放运动也风起云涌;
各类新浪潮电影、释放的摇滚乐、不羁的嬉皮士,共绘出了那个嘈杂的时代。
这世界性的喧嚣,自然也影响到了意大利。
图片
1968年11月8日,意大利的米兰、波伦亚、伊莫拉和巴里等地相继出现了学潮。
学生们举行集会和示威,要求改革过时的教育模式,后来,工人们也因要求增加津贴而
实行罢工。
冲突不断升级。
意大利各大城市都发生了警察和学生、工人的流血冲突,意南部甚至有人用炸药去破坏
学校。
再后来,铁路工人、公务员和教师也参加了罢工,意大利全国铁路运行系统瘫痪,邮件
的递送中止,学校里没有学生上课。
图片
国家机器的运转陷入停滞。
这场运动一直持续到1969年,并且愈演愈烈。卷入其中的工人多达550万,他们导致了3
.02亿工时的损失( ISTAT数据)。
这就是意大利历史上著名的“热秋运动”(autunno caldo)。
当时的社会处在一种极度混乱的氛围之中,有人疯狂,有人惶恐,还有一部分人拼了命
想找一个出口。
于是,为了这部分人,玫瑰共和国应运而生。
这个乌托邦的出现,一开始是乔建国对当时社会状态的一种无声却激烈的反抗。
很快,他得到了响应。
在电影中,玫瑰共和国建立后,成为共和国公民的申请信迅速地从世界各地如雪片般飞
来。
图片
玫瑰共和国在那个时代,不是一个人的疯狂而是一群人的理想。
图片
那么,玫瑰共和国的下场如何呢?
影片里,意大利政府在对乔建国和他的朋友们劝解无果、利诱不成后,终于出动军舰炸
毁了它。
最后的桥段里,玫瑰共和国的几位缔造者们手拉着手,想用血肉之躯阻止军队的行动。
图片
但结局,自然是徒劳的。
图片
随着一声巨响,金色火花从海上溅起,一切沉没进入海底,仿佛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自此,1967年始建立,1968年独立的玫瑰共和国正式灭亡。
享年,不到2岁。
这对于乔治奥,对于众多挚爱这个乌托邦的人,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现实里,据乔治奥的儿子说,1969年2月份玫瑰共和国覆灭后,他们再不敢在父亲面前提
起这个岛屿,因为它会勾起父亲巨大的悲恸。
图片
但悲恸的同时,乔治奥也是自豪的,因为意大利在轰炸玫瑰岛的时候已经承认它是一个
主权国家了,也就是说,他的“乔建国”皮肤,终于得到了官方认证。
曾有人问过他,你为什么要造那样一个岛屿?
他回答:“为什么不呢?”
这腔理想主义感动了很多人,震惊了意大利,更震撼了世界。
2017年3月2日,乔治奥去世。
在他去世之前,意大利的潜水员们从海底的玫瑰共和国废墟里捞上来一块砖头,郑重地
送给了他,上面写着——
“很荣幸把梦的碎片还给造梦的人。”
图片
他活了92个年头,有了这朵不朽玫瑰,算是不曾虚度。
话说回来,意大利当局为什么非炸掉玫瑰岛不可呢?
说法有很多种,被普遍认可的原因是两个字——税收。
如果他们真的建国成功,得到了联合国的承认,那么岛屿上的意大利人们就可以合法地
避税。
换句话说,将来这座意大利人建立的岛屿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金山银山规模的收入,
将和意大利本土没有半毛钱关系,还会形成竞争。
这意大利哪能同意?
于是,不惜出动海军前去抓人炸岛。
从那之后,联合国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把各国的领土海岸线从6海里推进到了12海里,增
加了一倍,所以以后乔治奥式的疯狂应该很难再现了。
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看,意大利似乎是赢了。
但换个角度想想,又觉得有点搞笑。
意大利军队从19世纪末到二战,数十年间几乎战无不败:
侵略埃塞俄比亚,正规军被一群拿长矛、标枪、弓箭的非洲土著打得丢盔弃甲,最后赔
了200万里拉;
进攻希腊,157万气势汹汹的意军被12万希腊联军打得屁滚尿流,灰溜溜地窜回阿尔巴尼
亚境内;
北非战场,又被英国人一顿猛锤;
有一次,隆美尔元帅派战机来解救被英军俘虏的意军战俘,结果意军战俘自己跟在英国
人屁股后面跑,把德国盟友气得高血压都差点犯了。
图片
20世纪初在欧洲,你要是跟他国军人说,你们好像意大利军队,他保准给你一顿怼回来
——
“你才意大利军队你们全家都意大利军队。”
现在好了,炸了玫瑰岛之后,他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我意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一个国!
牛不牛?
“牛”得不得了,打仗你不行炸岛第一名。
唉,说来遗憾,要是在这次对抗中,意军继续发挥其“好惹事,爱投降”的优良传统。
图片
那没准这朵绚丽夺目的海上玫瑰,今天依然能婀娜地绽放在湛蓝的亚得里亚海之上。
--
FROM 113.1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