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片面了吧 东北很显然是改开后就不咋地行 国企改革后就更伤筋动骨了 一直没缓过来 如果你是研究经济地理的 可能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但是从我们理工科行业的角度来说 东北还是因为老一波靠谱企业倒下了的原因 毕竟鹤岗应该还有地可以用
苏北皖北的是各自省内的政策上比如南部 首先苏北穷 扬泰通连徐的工业一点不少 黄淮平原腹地就徐州蚌埠两个工业城市 但是从来也不是外向型的
安徽历史上富裕之地就是南部沿江 科教文卫人才都是 蚌埠是老工业基地 但是活力明显不如芜湖马鞍山 这和种地没关系 安徽出来打工历史有30多年了 现在回流也是回合肥芜湖为主 皖北有些地方的工业园还需要南边对口扶持才能填满 根本就不缺地
长三角的路线首先是乡镇企业,后来是台商外资投资,后来就有了造血能力,基本就是搞一个产业,周边形成产业链搞配套。所以北方要发展,就要先把大厂挖过去。我看汽车行业很多就在江西广州布局了生产,可以给弄北方去,就像富士康去了北方 一样。
【 在 car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秦岭淮河以北包括苏北皖北,西安以东,都被摁着种地。
: 东北更是高税率引导种地,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投资不过山海关,不过是税高罢了。
: 长三角之所以发展这么好,完全是国家政策使然,引导大量外地年轻人填补长三角地区的老龄人口,发展制造业,各种国家政策落地这一地区,相反,北方想发展,很难很难,因为得种地。
--
FROM 58.2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