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
纯粹依靠市域公共交通,走了将近2000公里,这样的体验别的国家几乎没有,在国内也
只有华东可以做到。
这一路,我基本坐的公交,除了一些两市交界的地方有小断口,以及没坐上原计划的公
交等原因,我坐了3次三轮车,打了3次车。
● 走在乡间的火三轮。受访者供图。
从南到北,建筑风格、地域风貌逐渐发生变化,城乡差异也体现出来。
上海的公交车很平稳,用普通话、上海话和英文报站,车上的线路图是电子的。微风拂
面,车厢里飘着淡淡的皮革气味,窗外天色慢慢变暗,灯火通明,高架两边或是彩钢搭
建的传统工业区,或是大型的高端现代制造业园区。车上多是年轻的上班族,打扮新潮
,女性穿着连衣裙。都市是陌生人社会,公交车内几乎零交流,有乘客在补觉,更多的
在玩手机。
● 上海的公交车。受访者供图
一路往北,公交车经过乡间的小路,晃晃悠悠。车有崭新的,有破旧的,有的车地板破
损,座位破破烂烂,椅套发黄。很多城乡公交车由私人承包,司机不穿制服,不能刷公
交卡,放一个二维码,或是放一个铁盆子给你投钱。车内广告多,“×××提醒您××
×站到了”,座位背后也夹着纸片,家具城,辅导班,男科、妇科医院广告等不一而足
。
乘客在聊天,谈论最近的农忙,说自己在哪里买了一条裤子,物美价廉。他们的穿着回
归到生活所需的舒适上,衣裤都很普通,妈妈抱着孩子,穿宽松t恤,老人们脚上穿着布
鞋。他们对陌生人更热情和好奇,问我从哪过来的,准备到哪去,路上花了多少时间。
看我在拍摄,有些司机问我的身份,但从没有人阻拦我。
同是农村,苏南与苏北、山东、河北的风貌都不同。
在苏南,邻市、邻县之间的公交线路都接通了。农村的自建房大都是欧式洋房,两三层
,屋顶是斜的,红色或蓝色,外立面贴有瓷砖,一个大院落,院门高大,有复杂铁艺或
中式装潢。到了苏北和山东,房子平顶,上面晾衣服,水泥墙面上刷了一些广告。很少
见到院子。
● 苏南农村。视频截图
● 苏北农村。视频截图
有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土地的紧张。河北的宋固到安国那一段,村子是一个小聚落,周边
是麦田。路很窄,两边建满一层的房屋,要会车得先倒回到路口。
到了北京,又有一种首都的崇高感。在高碑店上车前有安检,进入北京三环,道路两旁
很多大名头的机关单位。
这5天6夜的行程,我提前花了五六天才把线路做好。
从宏观到微观,先确定大的地点,再看中间的换乘点,从市到县到镇,逐步缩小去查,
一点点串起来。但地图上很多信息更新不及时,我就查各地的公交公司微信公众号,或
打电话求证,一共关注了20多个公众号。地图不显示车次的发班间隔,等车的时间,具
体每条线路的换乘站应该在哪一站,都要自己考虑。
每一天,我在公交车上要度过10多个小时。晚上22:00睡,早上5:00起床,早餐和午饭都
吃压缩饼干和牛奶。我年轻,腰和屁股都受得了,为了不闷脚,我一直穿一双拖鞋。我
这个强度比不上体力工作者。
这一路,我都是亢奋的。偶尔坐长途公交,我会补个觉,大多数情况我都盯着地图,看
我离下一个收藏的点还有多远。
我出发前做了一个行程表,每一程的上车站点,预计耗时,到达时间都列好。在地图上
,我把每一个换乘点都做了收藏。
● 唐同学在手机地图上收藏的换乘点。受访者供图
行程很紧,我几乎每次一下车就狂奔,赶到有时是几百米外的下一个站点。有时我还在
上一趟车上,被红灯拦住,眼睁睁看着下一趟车先到站了,在我面前开走。在济宁城区
时,我下了车立马扫共享单车,但单车坏掉了,我拔腿就跑,赶在另一站堵住了去往曲
阜的公交车,上了车,我气喘吁吁,好一阵才缓过来。
这双拖鞋陪伴了我3次旅行。
2019年,我心血来潮,从上海坐公交到南京。今年3月,为了给这次热身,我又从温州坐
公交到上海。为了尽量朴素,我带着床单睡公园的草坪,半夜下雨,换到一个废弃的保
安岗亭。之前我还自己背锅煮饭,这次我就带了一个轻量背包,装换洗的衣物,洗漱用
品和拍摄装备。
我不是核心的公交迷。我加入公交迷群是在这个视频之后,现在群里有三四百人。这个
群体活跃在qq群和贴吧里,他们对某个城市某条线路的站点如数家珍,连执行这一条线
的车辆型号、品牌,以及车内座位的布局都有研究。
中国的公交迷文化起步较晚,我记得2015年开始发展壮大。他们和航空迷、铁道迷一样
,是工业化蓬勃发展时期,催生出的群众对机械、科学的热爱。
烟火气
我们蹲在三轮货车的后斗上,像逃荒一样。车子很颠簸,引擎声嘈杂,风吹得我们头发
都飞了起来,特别冷。
这个叫利国镇的地方几乎没有照明,很小,几分钟就穿过了。那天是雷暴天气,天上没
有星星,我看着路灯的光慢慢地飘过去,想着离山东又近了一步。很快到了省界,完全
黑了,也没有灯。当时还没吃晚饭,很饿。
那是4月30日晚上10点多,同行的还有一家三口和一个老奶奶,他们家都在山东的韩庄镇
。孩子在江苏徐州那边上学,放假了父母去接。老奶奶腿脚不便,没办法蹲,直接坐着
的。时间太晚,没车过省境了,大家碰到了一起,求助利国镇的一个居民开货车送我们
。
我最难忘的,就是这段苏鲁跨省的路程。
● 五一假期前的徐州88路公交。受访者供图
我上一趟公交坐的是徐州88路。五一前夕,人太多了,车上挤满了七八十个乘客,我站
在车厢前部,足不点地。车正开着,一个女乘客和售票员起了争执,因为售票员对她二
次查票。
两人用徐州方言吵了20多分钟,有乘客去劝阻,后来司机师傅把车停下,报警。
警察来调解,发现女乘客之前说自己是孕妇,其实不是,她面子上挂不住,就下车了。
她是想换取自己话语上的一种优势,这是市井中很常见的一种做法。
耽误了近半个小时,让我意外的是大家没有很烦躁,也不骂人,好像是日常生活里的一
部分。我一开始觉得无所谓,后来我转念一想,别人是正儿八经要回家,如果我是他们
,我还能保留这样从容的心态吗?
这一路上,我经常有这样的反思。
下了三轮货车,到韩庄镇时,一下子亮了。住户基本关门了,一些超市、饭店和宾馆还
开着。我走在路上找旅馆,余光瞟到马路对面一个身影,穿着黄色制服的清洁工,弯着
腰翻动着垃圾桶,可能是最后一班了,要把垃圾提出来,换上新的口袋。
我站在那里拍了半分钟左右,心里想,人与人之间差距为何这样大?为什么他/她就必须
做这样的工作?
路上的见闻都给我烟火气的感觉。
● 在韩庄镇住的小旅馆。视频截图
在韩庄镇我住了一个小旅馆,30元/晚的三人间。农村自建房改造出来的,没有什么装饰
,石灰白墙,顶上挂着一个风扇。整栋楼只有一个卫生间,公共浴室里有两个喷洒。屋
子挨着路,窗外大货车“轰隆隆”驶过。
一楼有几个货车司机在喝酒,吃烧烤。这一路我遇到了很多司机,他们一般几个人一起
,吃的菜比较多,眼神略显疲惫,皮肤很黑,搭个毛巾,裤脚带有脏渍。在河北保定一
个国道边的餐馆,我点了份辣椒炒肉丝,我一个四川人都觉得辣。可见司机是很辛苦的
,他们需要这种重油重辣的食物,刺激自己疲乏的神经。
到济宁是第4天,刚好是五一假期,逢上农村赶集,省道两边的小摊绵延了1km左右,只
留一个双向对开的两车道。摊子上在卖副食品、农副产品和日用品,还有蹦床、套圈等
娱乐设备,洋溢着一种节假日的喜悦气氛。集市上的人精神状态很好,父母带着孩子买
玩具,买好吃的。
● 路过济宁某集市。受访者供图
我坐在窗边,一直看着他们,捕捉每一个摊子,每一张脸上的表情,被这种温情和欣喜
振奋。这就是踏踏实实的生活的味道。
把尽可能多的人接入了现代社会
我今年20岁,是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大二学生,读化工专业,但我从小就对地理特别感兴
趣。
● 唐同学。视频截图
坐在公交车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地图上冒出了一节红线,慢慢地一段段延
伸,从一个城市爬到一个不可见的远方。
经过黄泛区时,那里已经是富庶的粮仓,地面平整,大面积地种植了庄稼。我想起黄河
数次改道,宋朝和民国时期黄河决堤给人民带来的苦难,50年代修筑河堤和开发运河时
热火朝天的景象。
● 路过黄泛区。视频截图
微山湖,两省数百年械斗争夺的地方,现在建成了湿地公园。另一侧,是鲁南丘陵,天
很蓝,麦田翠绿,山是土黄色的,形状尖锐,仿佛从平地里突然冒出来。湖最后划给了
山东的微山县,导致该县的辖区非常狭长。我在那趟公交上坐了95站117km,还是半路就
下车了。
坐公交能让我有切实的体会,看着从小听惯的名词出现在眼前,感受到国家的辽阔和历
史的发展。一路上,听到的口音从吴语到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再到北京话,
你就能很直观地体会到我们的国家到底多大。
我来自四川绵阳一个普通家庭,住在城中村的自建房里,左邻右舍都是底层的人。早上
5点,中年男性的大卡车轰鸣,他要跑货运给妻子挣药钱。5点半,失聪老人在清理垃圾
,锈烂了的垃圾车吱吱呀呀响。6点,收废品处在“砰砰砰”地敲废铁……而我却可以安
睡到8点,不用起床挣生活。
这些人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是在“观察”他们,这个词太傲慢了。我现在不用劳动
就能获得安逸的生活,我自认为跟我的努力没有很大关系。
我怕有一天,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校园生活单纯美好,毛(刷)一下绩点,
课后上上网,看看动画片,周围同学光鲜亮丽,还有同学开着特斯拉上学,就停在我们
宿舍楼下。在里面待久了,都不接地气了,慢慢地丧失了对社会的敏感性和理解他人的
能力,用四川话讲就是晓不得自己姓啥子了。
所以我喜欢坐公交。
父母知道我此次的旅行,一开始担心我的安全,后来为我感到自豪。他们对我的期望首
先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我的家庭条件是父母从零到有积攒出来的,房子都是父亲自己
亲手盖的。我读高中时,父母会叫我一起给花园搬砖砌墙。一家人外出,看到一些工种
辛苦的工作,父母会指给我看,回忆以往的艰苦经历,征求我的反馈。
我的高考成绩是班里倒数几名,平时是中上水平。这不是发挥失常,高考本就是偶然事
件,所以我不愿复读。我也不想冲到第一名,这是没有尽头的。我从小爱看书,初中读
了1000本左右,什么都看,利用上课时间,一天一本。到了高中,开始玩手机。我很容
易满足和从生活中获得快乐。
在上海这种巨型城市里,我觉得很多人都被异化成了工具,像活在一个机器的社会里,
人味太少了。在我看来,人文关怀就是人性的回归,不把别人当成工具,也不去物化自
己,人不会因为身份地位不同被区别对待。
公交车不怎么考虑盈利,而是把尽可能多的人接入了现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
化和工业化的便利,这是最现实的人文关怀。
● 连接起农村与城市的乡村公交。视频截图
中国人很少不被“鸡娃”的。我也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我选择的赛道和大部分人一样,
生活目标就是上课,为取得一个相对好的成绩去奋斗。但我想在这条路上行走时,往周
边看两眼。
比起花90%的功夫获得90%的成绩,我更愿意拿60%的精力换取70%~80%收获,剩下的10%留
给自己和生活。在生产力彻底解放前,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阶层上升,如何悦纳自己,跟
社会和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对于火上热搜,我很意外。这事并不值得这样的关注,背后应该有推手。火就火,过几
天就没热度了。以后我还是主要更新动漫视频。我只接受了几家媒体的采访,其它几家
短视频平台找我开账号,我也拒绝了,怕麻烦,也担心创作的目的不单纯了。我不指望
靠这个谋取利益。
--
修改:PlayerUnkwn FROM 113.116.197.*
FROM 113.11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