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读到李商隐的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看了一下写作背景,原来去梓州后写给亡妻的,好奇梓州在哪里?可能在重庆附近,毕竟巴蜀的巴是指重庆,在查了一下梓州,我草,在成都绵阳附近,是今天的三台县,再了解一下三台县历史,我草,不得了,在唐朝是和成都一个级别的省会,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朝政府把四川分为剑南东川、西川,各设节度使。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梓州(治所就在现三台县城),辖区在今四川盆地中东部,大致包括今三台、中江、安岳、遂宁、重庆等,剑南西川的治所是成都。
不仅仅是李商隐,诗圣杜普在三台县也居住了两年半,写了大量诗歌,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天的三台县是百万人口大县,县城在涪江边上,景色肯定美,还有诗圣留下的足迹,有生之年一年去三台县看看。中国太大,想走完所有县城是有困难的,只能去一些有特色的地方,比如有文化有历史的地方,或者景色美的地方
--
FROM 222.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