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还得两说着:
首先,从传世文献的角度,《后汉书》有记载廪君之事,但同期的《华阳国志》则完全没有提到。
其次,从三峡地区考古的角度,如果说可以认为“巴人”对应以城背溪文化与楠木园文化为始的后人的话,那么廪君都夷城在恩施这个事儿,在考古上能得到的支撑并不充分。从城背溪文化以降,一直到西周中期峡江地区的诸文化(如路家河)都主要分布于沿江地区,今恩施所辖诸县中,也就沿江的巴东有较多遗存。再则,如果说“夷水”就是清江,但清江也不是仅流经今恩施;而“武落钟离山”在何地,也有各种说法。
第三,至于说巴楚之争,考古所反映,巴人被(可能是作为广义楚人的夔人)逼迫到峡西地区,那是西周末年的事儿了。
所以,不管咋说,前面廪君的事儿,跟后面比较实在的巴国/巴子的事儿,不是特别能接的起来。廪君更类似华夏传说中“黄帝”的角色,将其与现实中某地某物相对应,尚且比较困难。与之对应的,巴子国则在峡江地区遗存颇多,但是目前来看,与今恩施所涉尚且待考。。。
【 在 Wena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巴国第一个都城就在夷城,后被楚国打到涪陵,五次迁都,我看过一个主播谈巴国都城,只字不提夷城
--
修改:molar FROM 117.136.38.*
FROM 111.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