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比亚迪混动这波火爆貌似其他车企都没想到
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在08年的F3DM上就量产了,这是第一代
第二代是13年 14年的秦DM和唐DM
现在这个DMI已经是第三代了,你是咋算出来一年半的?
都快15年了,迭代了3代才获得了今天的丰收。
插混是汽车动力领域最难的技术,没有之一。
增程式混动的难度小不少,可惜也没几个车企搞出来。
【 在 liangg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就是友商技术烂,都出来一年半了,还是一个能打的都没
: 发自「今日水木 on OXF-AN10」
--
FROM 223.72.89.*
本田的第一款量产的插混车是什么呢?哪一年量产上市的?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田早就出来了。
: 只不过,时势造英雄,byd可以打爱国牌。
: 其他国产车厂营销能力远不如byd。当然产品推出也的确滞后。
: ...................
--
FROM 223.72.89.*
本田的插混晚多了,技术也不成熟,导致性价比太低了,还百度啥啊。在销售榜里都被归到其他一栏去了,不值一提。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插电有多难似的。
: 自己百度
:
--
FROM 223.72.89.*
https://www.docin.com/p-790296475.html看看这个东西是哪一年的,学习学习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田类似目前DMI的插混,2017年上市的Clarity PHEV版就有,肯定比BYD要早。
: 技术不成熟?没听说过本田插混有EV受限啊。性价比低那是确实,BYD赢就赢在性价比上,。以销量论技术成熟度?这是什么牛马?王传福都比你更实事求是一些。
:
--
FROM 223.72.89.*
别闹,DMI就是DM插混的改进版,第一代是08年的F3DM,第二代是13 14年的秦DM和唐DM
你要是不同意,你去问问比亚迪和王传福,看看他们认不认。是他们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DM和DMI就不是一种路线的插混技术,回去好好学学再来当水军。
:
--
FROM 223.72.89.*
哈哈,我是车主,还是股东。
周围听我的劝买了比亚迪的朋友现在都非常满意,这么多年过去了,眼见着朋友圈是越来越大。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继续做你的小白水军吧
--
FROM 223.72.89.*
纯电跑长途有天然的巨大的劣势,确实难以弥补。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插电混动这类车,注定是过渡产品,家里无桩的,跟油车比,省油不省钱;家里有桩的,跟电车比,电池衰减快。而且维保费用比油车和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104.40.*
高速上在110-130的速度区间定速巡航并不需要多强的发动机,原来的1.6T 2.0T的发动机,在高速巡航中的动力其实是过剩的。1.6或者2.0的排量,主要是用来提高急加速性能了,例如起步、例如超车、例如从高速服务区出来进主路的匝道上要快速提到120左右,而这些需要急加速的情况下,电机可以搞定。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比较经常跑500公里以上的长途,DMI也不合适,那么弱的发动机还是有风险的。而500公里以下的长途,NEDC 500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72.89.*
自驾川藏线咋整,川藏北线 独库公路 219国道 G7去新疆等等。
要是家里只有一辆纯电车,那就只能靠脑子意淫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感觉插混应该作为第二辆车。
第一辆车是纯电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72.89.*
你先在洋大人面前站起来再说话吧,膝盖要是长地上了就别再哔哔了,让洋大人替你回话吧。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sdlk 的大作中提到: 】
车的性能一定要比常用的工况高出一大截,以此来确保可靠性,高速上经常需要130,那车的极限至少应该达到170-180才合适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