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论每月销量,弹匣电池也有纯电刀片的1/3以上了吧,也没烧过
赞详实的数据,版上的黑子们费尽心机搜罗比亚迪燃烧的案例,也改变不了其他家烧得更多的事实。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截止2022年6月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总量为1001万辆,其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为210万辆,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中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223.104.41.*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只有一个专门针对比亚迪兢兢业业搜集全国各个角落起火情况的ID群体,但是却没有针对其它品牌到处搜集起火情况的ID群体。
所以结果就是,在半年至少1280次起火情况中,你能看到的只是被某个群体在各论坛反复传播的比亚迪的51次起火,
这就是这个网络传播群体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51次同样手段的疯狂发帖顶帖,让你只记住了电池安全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276倍的比亚迪。
但是其它车企品牌的1230次起火,由于没有任何网络群体来针对性地反复传播发帖顶帖,所以你对那1230次毫无了解,更不知道哪个品牌的电池安全性水平差于行业平均水平,甚至还会对其它品牌车企产生“XX从未起火”的错觉——就像这个主贴发帖的ID一样,以及在楼中回帖的诸多ID都同样产生了“XX从未起火”的错觉。他们有这种错觉,是因为只有人在全国各地搜集比亚迪的51次信息发帖顶帖,但没有人在全国各地搜集其它品牌的另外1230次并发帖顶帖。
那么在这个被特定网络传播群体所操控的混乱论坛环境之外,谁才会知道这1280次起火的分品牌情况呢?
国家级新能源汽车监控数据平台知道,
以及与该数据平台有业务沟通关系的相关大车企也会知道。
或者说,各大车企对于哪家的电池安全性远高于行业平均线、哪家的电池安全性低于行业平均线都是心知肚明,这也是比亚迪刀片电池即将供应给多家车企的重要原因。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公布这1280次起火的分品牌情况,让所有消费者都能一眼看出谁的电池安全性水平更高,谁的更低?
国家平台的人员不公布,是因为他们不想让某些电池安全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车企脸面太难看。
各大车企不公布,是因为这种做法太没有底线。
而这就给了某个网络传播群体浑水摸鱼的机会,以及在背后参与资助这种搅浑水的网络传播行为的某些车企,更是为人所不齿。
: 【 在 @jordy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以640起有分品牌统计吗?
--
修改:FHWYSH FROM 52.47.164.*
FROM 52.47.164.*
太恶劣了
【 在 w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提了,放过几次火了,其中一次还被监控拍下全过程传网上了
:
--
FROM 112.17.247.*
的确如此,比亚迪非常低调,讲究技术为王,宣传是次要的,媒体自然会觉得比亚迪很“扣”难免被嘞脖子。比亚迪出事都会被恶意媒体炒作。有些车企主要精力就放在营销上,只要赚钱就行,管什么技术呢。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媒体采访王凤英的时候,她说了一番话,大致的意识是“大家的技术都差不多,而长城的营销做得好,所以卖的好”。后果就是消费者成熟了,长城销量就萎了。很多新势力学会了长城、吉利的营销手段,而且过之而无不及,利用网络将营销效果放大十倍,赚消费者的钱这个目标又小了,上市圈钱成为它们的终极目标。那些新势力自燃概率比比亚迪可高多了,但是他们花了重金打点媒体啊,所以几乎都被掩盖了。当然特殊的情况出现特别是他们火拼的时候真像就捂不住了,例如某个以奶爸车为人设老总极度瞧不起技术的新势力,没想到一家更能造势的新势力进来了,非要给奶爸车注入灵魂,因为大家都是靠宣传吗,不能让奶爸车吃独食啊。所以最近奶爸车企业被搞得灰头土脸,什么断轴自燃都爆出来了。
好的就是好,不行的就是不行。注重销售的小聪明注定只能赢得一时而丢弃了未来。中国面临强大的外国汽车工业竞争对手,不踏踏实实做事,只是靠销售手段注定要落后,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依靠比亚迪这种求实创新做事的企业。有些新势力包括老势力看到比亚迪赚钱就眼红了,它没看到比亚迪做了多少事冒着多大风险,它们不但没有向比亚迪学习踏实做事的作风,反而对比亚迪出现的问题恨不得踩死,这些新老势力无耻。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只有一个专门针对比亚迪兢兢业业搜集全国各个角落起火情况的ID群体,但是却没有针对其它品牌到处搜集起火情况的ID群体。
: 所以结果就是,在半年至少1280次起火情况中,你能看到的只是被某个群体在各论坛反复传播的比亚迪的51次起火,
: 这就是这个网络传播群体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51次同样手段的疯狂发帖顶帖,让你只记住了电池安全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276倍的比亚迪。
: ...................
--
FROM 112.42.5.*
最大的感想是绝对不考虑三元锂,起火了都逃不掉
磷酸铁锂至少还有逃生时间
【 在 west (九号◎出发)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其实,友商炒作byd起火,对围观群众或者油车司机来说,直观感觉就是“电动汽车又着了”,谁还敢买那些小众品牌,着火了都没人关注。
:
: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01.93.192.*
你这是搅浑水啊。
谁是第一个提出「将自燃从词典中抹去」的企业?你的抹去,是指着火率比平均水平低5倍么?
你家到处吹牛逼,还不让人反驳了?
电池都会着火,概率有高有低,这没毛病。
但你说你的电池永不着火,这就是虚假宣传。被人针对,那是罪有应得。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只有一个专门针对比亚迪兢兢业业搜集全国各个角落起火情况的ID群体,但是却没有针对其它品牌到处搜集起火情况的ID群体。
: 所以结果就是,在半年至少1280次起火情况中,你能看到的只是被某个群体在各论坛反复传播的比亚迪的51次起火,
: 这就是这个网络传播群体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51次同样手段的疯狂发帖顶帖,让你只记住了电池安全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276倍的比亚迪。
: ...................
--
FROM 120.245.130.*
低调个狗屁,王传福到处吹牛逼,什么「分分钟造出特斯拉」什么「将自燃从词典中抹去」。
【 在 chaodide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确如此,比亚迪非常低调,讲究技术为王,宣传是次要的,媒体自然会觉得比亚迪很“扣”难免被嘞脖子。比亚迪出事都会被恶意媒体炒作。有些车企主要精力就放在营销上,只要赚钱就行,管什么技术呢。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媒体采访王凤英的时候,她说了一番话,大致的意识是“大家的技术都差不多,而长城的营销做得好,所以卖的好”。后果就是消费者成熟了,长城销量就萎了。很多新势力学会了长城、吉利的营销手段,而且过之而无不及,利用网络将营销效果放大十倍,赚消费者的钱这个目标又小了,上市圈钱成为它们的终极目标。那些新势力自燃概率比比亚迪可高多了,但是他们花了重金打点媒体啊,所以几乎都被掩盖了。当然特殊的情况出现特别是他们火拼的时候真像就捂不住了,例如某个以奶爸车为人设老总极度瞧不起技术的新势力,没想到一家更能造势的新势力进来了,非要给奶爸车注入灵魂,因为大家都是靠宣传吗,不能让奶爸车吃独食啊。所以最近奶爸车企业被搞得灰头土脸,什么断轴自燃都爆出来了。
: 好的就是好,不行的就是不行。注重销售的小聪明注定只能赢得一时而丢弃了未来。中国面临强大的外国汽车工业竞争对手,不踏踏实实做事,只是靠销售手段注定要落后,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依靠比亚迪这种求实创新做事的企业。有些新势力包括老势力看到比亚迪赚钱就眼红了,它没看到比亚迪做了多少事冒着多大风险,它们不但没有向比亚迪学习踏实做事的作风,反而对比亚迪出现的问题恨不得踩死,这些新老势力无耻。
--
FROM 120.245.130.*
给个链接?
【 在 w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提了,放过几次火了,其中一次还被监控拍下全过程传网上了
:
--
FROM 120.245.130.*
弹匣电池起码没有提出「将自燃从词典中抹去」
【 在 rockthin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专业的回复,那么请教大佬,弹匣电池算不算噱头?
--
FROM 120.245.130.*
自己百度,这都不知道,亏你天天泡在版上
【 在 yehorse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个链接?
--
FROM 10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