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特斯拉这次算栽大了
潮州这个事情不管调查出什么结果,特斯拉都比较麻烦
1.刹车有问题,直接gg
2.刹车没有问题,说明单踏板下,老司机紧急情况也容易失误
不管哪种,以后都不好卖
12月是特斯拉集中交付月,降价甩卖,或者硬抗,调查结果不会马上出来,眼前的损失却是巨量的
这次的好处,让社会面更深入地审视单踏板的安全性
国家层面肯定不会管,毕竟特斯拉的事故率很低,那有管的必要么
对个体来说,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能驾驭了,以前很多人是无脑选,现在至少要斟酌了
--
修改:cokebear FROM 218.1.156.*
FROM 218.1.156.*
事实上,只有特斯拉是调不了强度的,它的保持模式也好,缓行模式也好,都是强动能回收的单踏板
但市面上其他电车,都可以调到类油车模式,也就是你有选择的权力
这是本质区别,如果你觉得自己驾驭不了单踏板模式,可以切换成油车模式
而特斯拉买回家之后,你毫无选择
大部分人认为几百万车主能适应,我也能适应,这是之前的购车逻辑,但显然之后会有变化
有些人认为日常适应了,紧急情况下我也能适应,但这个恐怕没什么机会来测试
【 在 yehor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任何时候消费都不要无脑。
: 你不带脑子,就会被人骗。
--
修改:cokebear FROM 218.1.156.*
FROM 218.1.156.*
缓行只是最后有怠速而已,让用户保持一定的踩刹车记忆
但只要是单踏板,就是把减速任务,分到了两个踏板上,而且油车显然只在一个上
这种判断链条的延长,是否带来大脑和操作上的延迟,还是值得思考
【 在 gokuk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缓行的话逻辑没变,最后要踩刹车。保持是有一定的风险。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OG-AL10」
--
FROM 218.1.156.*
你这个逻辑就霸道了点,确实和apple一脉相承
只是价格相当于一次买了50个iphone
【 在 yehor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有选择,可以卖车。
: 不卖车,就说明你接受了单踏板。
: 别说什么经济损失,几万块钱跟命比起来,孰轻孰重?
: ...................
--
FROM 218.1.156.*
这个就是一个思维误区,一般人碰到紧急情况,可能一年也没有一次
你怎么知道那时候就ok呢
油车这种操作方式,毕竟几亿人测试了几十年,底线如何,还是很清晰的
【 在 itdc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那么严重,同事女司机油车换特斯拉,很快掌握
--
FROM 218.1.156.*
特斯拉的试驾,我可以说是最没有意义的试驾
这种全新的驾驶方式,绝不是试驾几次就能有所判断的
就像我之前的帖子说的,如果C2驾照的考试当天,把试驾车换成特斯拉,一大半的人会挂掉,如果允许学员当天多试驾几次,通过率也不会很高
所以买之前,很多人只是认为自己能驾驭,靠试驾几次是验证不了的
【 在 yehors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也是自己无脑造成的啊,买车前不试驾吗?试驾一下就知道单踏板了啊。试驾车又不是能选择非单踏板模式。
--
修改:cokebear FROM 218.1.156.*
FROM 218.1.156.*
特斯拉的事故率低,不一定是单踏板给予的
特斯拉有着最牛x的主动安全系统,及被动安全测试结果
所以综合虽然牛x,单项却可能是负的
【 在 itdc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亿人测试几十年也代表不了什么,油车事故率远远高于特斯拉
--
FROM 218.1.156.*
显然我说的不是强动能回收,而是这种驾驶方式
【 在 yehor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有意义了,我第一次试驾特斯拉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在车上我当即就问了坐副驾的销售,销售说动能回收强度不能调,你只能去适应。
--
FROM 218.1.156.*
个体的体验毫无意义,更何况个体碰到紧急情况的,几年可能才有一次
统计数据才有意义,同样主动、被动安全配置下的车,单踏板的事故率,和非单踏板的事故率对比
【 在 ins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都是瞎想,开过几天就知道,比油车自动挡犯错可能性小得多。
--
修改:cokebear FROM 218.1.156.*
FROM 218.1.156.*
在得到充分的统计数据之前,我对于单踏板,我没有结论,这就是我的结论
新驾驶方式,有待时间检验,买可以,但要对可能的风险有认知
【 在 ins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第二段有道理,然而你前面的帖子没有数据就在瞎猜,自相矛盾。
: 在没有统计数据之前,你的观点也是废话呀
--
修改:cokebear FROM 218.1.156.*
FROM 218.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