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点不明白啥叫核心技术
你说的是行业不是厂商,厂商死过多少轮了。汽车行业也不会死
【 在 dyatpk 的大作中提到: 】
: 手机有全完蛋的时候吗?
: 不是一直从山寨机做到现在吗?
: 好像中间没断档吧。
: --
--
FROM 221.223.194.*
国内这么大市场,能卖出去活下来才是核心技术,其他的都好说。
【 在 guangge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车新势力最开始卖车的时候,连个厂子都没有,啥都外委,基本上都是用传统厂商的,新势力厂商连个组装总包都算不上,能有啥真正的新技术、新创造吗?
: 但是,奈何,车子搞出来就是卖的好,客户就是愿意买单,反馈也不错!
: 所以,产品的整合和运营真挺重要,领导更重要,要不然那些传统厂商,为啥搞不出来呢?
: ...................
--
FROM 175.160.218.170
核心技术就是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能做好,很多人认为这很简单。
【 在 guangge 的大作中提到: 】
:电车新势力最开始卖车的时候,连个厂子都没有,啥都外委,基本上都是用传统厂商的,新势力厂商连个组装总包都算不上,能有啥真正
--
FROM 125.37.98.*
理工科,搞过研究,也正在实际操作大项目,还上了中央政府网站新闻。
你不要误解了,我没有贬低国内新势力的意思,就是要未雨绸缪,避免走手机老路:现在是还有那么几个国产手机厂商,但是代价上上游被国外掌控,你赚一分钱,就要给人家贡献一块钱;华为想往上游得瑟得瑟,立马被打压至水底,一点办法没有,很是痛心。
所以,在新赛道,我们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搞好国产化,避免目前一些行业的赚快钱、赚眼前的钱的毛病。
我可能武断了,对国内行业前沿了解不多,比如百度:我看着谷歌有钱了搞的那些研究,再看看最近用百度搜新冠症状出来的那些医疗广告,就很痛心,有钱了就一定会搞核心技术吗?
以上,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能明白一个理工男的瞎操心的心情吗?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文科生吧,没有搞过实际工程项目吧,你们总喜欢把工程上的事情想得很简单,呵呵
: 你想想看,为啥汽车大厂丰田费了那么大力气,搞了几款电动车,却问题百出,你知道原因吗
: 你觉得造电动车这么简单,你咋造一个让大家开开眼,亿万富豪触手可得
: ...................
--
FROM 117.133.37.*
国产的核心技术难道不就是一样的产品给你打成白菜价吗
【 在 guangge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工科,搞过研究,也正在实际操作大项目,还上了中央政府网站新闻。
: 你不要误解了,我没有贬低国内新势力的意思,就是要未雨绸缪,避免走手机老路:现在是还有那么几个国产手机厂商,但是代价上上游被国外掌控,你赚一分钱,就要给人家贡献一块钱;华为想往上游得瑟得瑟,立马被打压至水底,一点办法没有,很是痛心。
: 所以,在新赛道,我们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搞好国产化,避免目前一些行业的赚快钱、赚眼前的钱的毛病。
: ...................
--
FROM 119.57.88.*
那也行啊,老百姓得利了,也不怕国外禁了,更没有国外拿大头了。
【 在 kxtjm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产的核心技术难道不就是一样的产品给你打成白菜价吗
:
--
FROM 117.133.37.*
你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也是理工科,我在海外工作多年,我在海外亲眼看到很多的新能源相关大项目,基础材料,基础产业链,非常大比例都是从中国供应商那里来的,比如在瑞典的北伏项目,大量使用中国供应商和技术,我很了解这些项目,算是业内人士
【 在 guangge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工科,搞过研究,也正在实际操作大项目,还上了中央政府网站新闻。
: 你不要误解了,我没有贬低国内新势力的意思,就是要未雨绸缪,避免走手机老路:现在是还有那么几个国产手机厂商,但是代价上上游被国外掌控,你赚一分钱,就要给人家贡献一块钱;华为想往上游得瑟得瑟,立马被打压至水底,一点办法没有,很是痛心。
: 所以,在新赛道,我们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搞好国产化,避免目前一些行业的赚快钱、赚眼前的钱的毛病。
: ...................
--
FROM 218.94.101.*
很独立啊,四十了,过了人云亦云的年纪了。
瑞典这样的小国家咱们就不说啥了,他们不够格局,也没有能力和必要性搞自己技术壁垒和国产化,本身也是欧美体系里的,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北伏项目,离了中国的,欧美可以搞吗,即使贵点?
咱们说的是,能够决定一个大行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技术壁垒。
前几年老说全球化,产业分工,我人云亦云了,觉得很对,现在看,不行啊,逆全球化了,老铁再给指点指点。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 我也是理工科,我在海外工作多年,我在海外亲眼看到很多的新能源相关大项目,基础材料,基础产业链,非常大比例都是从中国供应商那里来的,比如在瑞典的北伏项目,大量使用中国供应商和技术,我很了解这些项目,算是业内人士
:
--
FROM 117.133.37.*
谁告诉你车一定要有很高端的技术才行?传统车企bba告诉你的?非得来个一万缸发动机才能显得自己牛逼?
--
FROM 106.120.221.*
你大概不清楚,北伏是欧洲项目,不是瑞典项目,仅仅是地址在瑞典而已。而且无论是北伏还是欧美现在在建的所有动力电池项目,都离不开中国供应商和中国技术,没有例外。我们海外的公司,现在都在发愁中国对产业链的控制程度,这和中国的某些人的想法,恰恰相反,反差太大了。
【 在 guang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独立啊,四十了,过了人云亦云的年纪了。
: 瑞典这样的小国家咱们就不说啥了,他们不够格局,也没有能力和必要性搞自己技术壁垒和国产化,本身也是欧美体系里的,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北伏项目,离了中国的,欧美可以搞吗,即使贵点?
: 咱们说的是,能够决定一个大行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技术壁垒。
: ...................
--
FROM 218.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