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品牌创始人对品牌的影响极大
2C品牌的玩法。创始人上阵鼓吹没啥问题,先有声量,手机早期余大嘴的称号怎么来的,也是各种吹,没有热度的新品牌是很危险的。但最终能走多远还是要看产品力。手机和汽车不同,手机两年一换,基本没人用二手机,汽车生命周期十几年,中间可能要换好几手,十几年的生命周期产品不出质量问题,同时要接近手机的更新迭代速度,是很考验研发,产品,战略以及组织能力的。
--
FROM 117.136.106.*
你这讲的过了,蔚来理想小鹏再不济也是分别在40/30/20万价格区间站住了脚,国内车企有一个算一个,哪家在他们打开局面之前20万以上卖出过量的
【 在 fancy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话实讲,李斌和何小鹏都没摸清行业的基本规律,这几年算是交学费了吧。以为声大宣传做好就能卖好,新势力对老品牌是碾压,老品牌一无是处。长城和吉利还没怎么进场呢,进场新势力更难过
--
FROM 117.136.106.*
各花入各眼吧,我觉着这俩还挺务实,说出来的东西基本都做到,理想可能更擅长营销。最会搞营销当然是马一龙
【 在 ziheng89 的大作中提到: 】
: 吹可以,别尬吹,况且营销也不是吹牛逼一种最好用。
: 我开头说的那两个车,主要还是定位中高端,尬吹多了,让人觉得很low,和目标定位冲突。创始人也没啥人格魅力和搞笑属性,吹牛逼的时候,也没人觉得搞笑,反而觉得很傻b,真的很尴尬。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
FROM 117.136.106.*
我觉着三家短期来看,理想卖的好,长远看来智能纯电动汽车才是终极,包含智能,纯电,车三个纬度。比亚迪火可以说是进入了纯电时代,未来几年必然朝智能化演进,从这个角度看,小鹏和蔚来布局更长远一些,至于理想,2022年还在逆向,纯电没布局,智能化投入也很抠,没看出来长期优势在哪,产品洞察力上目前看起来和十年前的长城汽车有一拼,但长城汽车现在也很危险。
【 在 plate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来看 蔚来理想是成了 小鹏不好说
--
FROM 117.136.106.*
呵呵,你对行业缺乏认知了。你看看国内老牌车企,哪家亏一百亿能做出魏小理的成绩,红旗在徐留平进去之前可是砸了五百亿,搞出来什么了?
【 在 fancy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叫站稳脚?一年亏一百亿也叫站稳脚?
--
FROM 117.136.106.*
电池加大,多加电池的钱必然会吃掉毛利,同时三电电控水平的短板怎么弥补,补能的短板怎么解决,没那么简单的,增城用了加油,大家自动忽略了理想电控的短板,动力不高的情况下,40度电池,NEDC215公里肯定是行业垫底的水平,在现在这个局势下,前面省的一块钱,后期可能需要三块甚至更多才能追回来
【 在 platess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瞎猜啊
: 纯电是不是就增程去掉发电机再把电池做大充电功率加大就完了?
: 如果是的话,现在供应链这么成熟,对理想来说没啥困难吧?
--
FROM 117.136.106.*
你看看他们家均价多少,再看看个人上险的数量就知道营运车辆占多大比重了,他们家和智能电车挂不上边的,只能叫纯电车。
【 在 fancy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的不说,广汽埃安
--
FROM 117.136.106.*
那你这个稍微有点贵,这个稍微可能是百亿级别的研发和运营投入
【 在 fancy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都不是大的技术难题,属于稍微花点钱就能做好的事情。
--
FROM 117.136.106.*
你要这么说的话,这个话题没有任何意义。
【 在 fancysky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还没看清么?电动车有个屁的技术。就说四五十万的蔚来有啥特别的技术领先其他车企,是续航里程还是充电速度还是智能驾驶还是驾驶感受?什么三电目前来看也不是啥决定性的技术。电动车主要看市场需求把握能力,成本和质量控制能力和供应商整合能力。这三样理想都不比小鹏和蔚来差。
--
FROM 117.136.106.*
你说的对,现在宝马,大众等一众传统车企就是按你这个思路在走,投资了不少自动驾驶公司,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 在 now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车场根本不需要搞自动驾驶,先把车造好,和自动驾驶公司合作才是正道,自己弄,弄个屁
:
--
FROM 202.1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