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心得]7.12更新 买了魏牌蓝山,分享感受
我理解应该是亏电时候,蓝山因为直连,所以发动机转速可以拉到比较高
而蓝山转速依然比较保守,所以电流就不会太高,功率也不会太高
李想之前不是发帖了么,说后续要ota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感觉其实也不是很重要,尽量别亏电就是了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动力性:蓝山四驱满电相当于4.0T,亏电(<5%)动力想当于3.0T; 理想满电大概稍强于3.0T,亏电(<20%)动力大概相当于2.4L自吸。
: 这种说法是违背基本物理常识了。严重亏电时,例如电量<5%,电池放电很难持续,两车都只有一个1.5T的动力源,动力差别不可能很大,蓝山的动力也不可能等于3.0T。
:
--
FROM 223.167.21.*
但从经济性角度来讲,有些人喜欢把充的电先用光再烧油
这样最省钱
也许正好用完这点电就到下一个充电站了。这个车子本身没法预判,所以只能看驾驶者设置的模式。
其实大多数人是遇不到这种连续爬坡的,而且1.5t带这个尺寸的车也不是带不动,只是比较吃力罢了。就算上不去,可以怠速充一会估计可以。不过这事确实应该给消费者讲清楚原理,或者给一个选项。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严重亏电时所谓的动力表现好,只有一个可能:发动机接近最大功率运行(无论是直驱还是发电),同时不对电池的放电功率做限制。这种策略是可以得到(瞬时)的高功率的,但本已严重亏电的电池很快会被放空,所以显然不可持续。如果用车情况特殊,例如高原长上坡时,这样放任司机把电用光,就只能靠一个1.5T爬坡,而1.5T到了高原可能只相当于1.0T。1.0T拖2.5吨的车爬坡,是可能上不去趴窝的。这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 合理的策略就应该是电池电量较低时就软件限制放电功率,同时加大发电功率,保证电不会用完。理想的ota,改的应该就是这个放电功率限制设定。但这么改未必是什么好事,极端情况下可能坑死小白车主。
:
--
FROM 223.167.21.*
这个也不完全对,3.0t,是指3.0t的动力体验
但不意味着要3.0t的动力满负荷跑一分钟。
3.0t的动力满负荷跑一分钟,那就意味着要爬个只有3.0t只能上的坡,持续一分钟。或者平地上3.0t油门到底加速一分钟,现实中应该几乎不可能遇到。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不是在于你说到了5%的最低电量时,加速还是3.0T吗。
: 主流3.0T最大功率250千瓦以上,1.5T最大功率100千瓦出头,为计算方便假设两者的功率差为120千瓦。这120千瓦的功率差只能用电池放电来补。假设5%的电量对应于2度电(即全部电量是40度电)。2度电以120千瓦的功率放电,一分钟就放光。如果考虑留电,最多也就能放个40-50秒。所以,绝非上了赛道才能把电跑光。
:
--
FROM 223.167.21.*
30万是不是应该买宇宙大厂丰田插混才行啊,哈哈哈
【 在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 30万买个魏?
--
FROM 223.167.21.*
辅助驾驶其实也算是不错的,各种评分表现看长城辅助驾驶算是除特斯拉之外第一梯队的。
至少标准的L2和aeb都算是比较不错的。
只是一般对长城的印象总觉得是传统厂商,实际上这方面并不比新势力有明显差距
音响我感觉也还行,没有之前wey高配的燕飞利仕好,但总体在标配音响里也还算中上。M7没有认真对比,有可能是更好一些。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凑巧试驾了蓝山,非常同意。那个99权益很赞,选装翻毛皮和静音胎、大轮毂值1w,比非翻毛皮内饰确实档次感高一些。
: NVH很赞、悬挂也很不错、操控很好和灵活(基本与M7差不多),车机没指望过,音响第一耳朵感觉不如M7,而且M7有个头枕提示,座舱感觉要略逊一点。
: HUD有点憨,对比M7的话,图标要更大一些,我觉得太亮太显眼了,没有M7的舒适,可能能调节高低。但座椅、空间比M7强。
: ...................
--
FROM 223.167.21.*
嗯,辅助驾驶你说这个更正确。
我把特斯拉单独一档主要是看国外的一些测评,加上特斯拉在做的一些高阶的智能驾驶的视频,看起来在视觉+AI方案的里面确实技术积累更加丰富一些。不过特斯拉的特点是测试中的牛,实际车能用到的未必,比如国外的高价辅助驾驶依赖高精地图啥的,国内都是浮云。特斯拉的车机也是如此,看起来特别炫酷,但实际国外能用上体验最好的google地图,国内却不支持最主流的高德地图,实际上反而变成了缺点。
华为激光雷达的方案那确实是独一档了,这个属于降维打击程度了。我刚刚评论里面就没把这个考虑进来,因为一般用了的车为了这个配置多付出的钱都还是比较多的,考虑到大部分人目前阶段还不会买,就没把这块一起算进来。
去掉特斯拉,激光雷达的方案外。国内蔚小理也好,蓝山也好,辅助驾驶这块我认为基本都是差不多级别的。如果像我一样只用基础的L2功能,那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体会不到多少差异性。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分享。
: M7产品力总体我认为不如蓝山,内饰精致程度、设计美感、座椅舒适程度、空间等,都要弱于蓝山;音响是我第一感觉,可能并不准确。动力系统DHT比增程更优。 M7强在驾驶座舱这块,车机与手机的无缝衔接、物联网一体化,我个人觉得对人体感官享受上的调校要更舒适一些。
: 特斯拉辅助驾驶可能还不如蓝山,界面搞的很炫,实际上只有一颗毫米波雷达,蓝山5颗。
: ...................
--
FROM 223.167.21.*
嗯,是的,视觉+AI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技术需要不断迭代成熟,目前AI毕竟还没有人智能。
激光雷达则在测量深度信息方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靠,缺点是成本。10万3颗感觉也还是贵了点,如果能压到1-2万那就无敌了。
后续就看后续那个路线能更快的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了。
不过如果只是像我一样追求成熟稳定的L2基本功能的话,这些都不是太大问题。
【 在 flukeox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没所谓,就是讨论一下,请勿介意。
: 我觉得蓝山这类辅助驾驶,更多的是反馈给司机更多道路信息,而不是自主做什么事情,底层逻辑像传统油车,给更多雷达、信号,车主自己判断。
: 特斯拉视觉方案容错率太低,不管是不是依赖高精地图,高精地图只是会更高的帮助选择路线,而不是感知周边物体变化。特斯拉不用激光雷达的根本原因是他的供应链太贵,而华为做到了10万3颗,现在,价格更低。
: ...................
--
修改:wrsea FROM 223.167.21.*
FROM 223.167.21.*
是的,长城的车对音响这块还是比较重视的
我的魏老油车,也是感觉车标配音响里面除了明显比不上奔驰上的柏林之声。
但其他车标配的音响的话基本都能比一比。
【 在 wentzhu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跟柏林之声啥的确实比不了,但是比一般车载的强,总体中上水平吧
:
--
FROM 223.167.21.*
第一批魏牌vv7老用户表示赞同。
5年了没有遇到什么质量问题,安全性表现也是有目共睹,有20米高架桥掉下来5个人毫发未伤的例子。
另外第一代vv7其实定价很合理,我买时候还有优惠,所以我也不觉得我是大冤种,用下来很满意。
另外其实用车体验,vv7第一代被出来的时候被黑比较多,被一些黑子喷得好像只有外观内饰配置不错
但我从用了几年的感受看,也对比了很多贵得多的车,实际感受就是这个车用车体验绝对非常对得起价格
缺点就在于市内行驶确实没那么顺滑,但这个也是油车通病
如果是跑高速为主的话,我这个老车整体体验甚至不觉得比现在30多万的新势力差。底盘稳,转向侧倾极小,隔音好,音响音质非常好。而这几点很多30万+的新势力现在不见得都能做到。
【 在 wentzhu6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看了个摩卡的车友留言,很有趣:“你可以疯狂吐槽魏牌价格贵、车型停产,这些我都双手同意。但是要是说到车的质量和安全性,确实还是挺好的,连我自己这个去年买了摩卡的大冤种都无法吐槽”
--
FROM 223.167.21.*
嗯,具体算不上毫发无伤不知道
但记得应该是都没有到需要到医院的程度吧,反正应该至少是没重伤。
【 在 trumpc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20米高架桥掉下来5个人毫发未伤的例子”
: 那不叫毫发未伤
: 当然这安全性值得大赞
: ...................
--
修改:wrsea FROM 223.167.21.*
FROM 223.1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