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提一下新能源的缺点,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更新图片)
没错。未来的车完全不应该是这种样子,整体设计思路就得推到重来。也许根本不应该有前仓后仓,车采用装配式结构,平时就一个中央座舱加动力模块,需要多载人时组合一个座舱,需要载货时组装一个上仓,需要自驾游时组装一个房仓,需要野钓时顶接一个垂钓平台。。。
这不是给交管的老爷们出难题吗?通通违法!
【 在 fuzhi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主要是设计。没有创造性的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包括工程师和设计师思维局限在汽油车太多。
: 从燃油汽车结构说起,发动机前置是为了散热,行李箱后置来自于马车设计,用在汽车也能平衡重量。燃油车就是人坐发动机后面顶着发动机在开,家用汽车重心在驾驶员前面,动力轮也在前面,有拖拽感,肯定不好开,但是好造,还省油,能给发动机风冷降温。但是排气系统又要绕到后面。这样一折腾几百公斤在前面了,排气又多额外多不少重量。
: 但是电动汽车为什么不能有完全新的设计呢?适应电动机,电控系统,电池的车身结构设计?当然新能源车也遇到问题电池需要冷却,冬天需要加热。
: ...................
--
FROM 221.217.51.*
关键涉及数百年城市道路和交通基础建设的变更,你看我说的那些,跟现在汽车完全不一样把?火车交通设施跟汽车就完全不同,新一代电车需要什么基础架构?需要经验的。另一个就是法律法规配套。对我们这种只知道萧规曹循的民族来说,自己走出个全新的大架构不容易的
【 在 fred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思考得不错,这才是第一性原理,不过现实还是要考虑产业链配套问题,全部新的设计可能成本会高很多,产品优势不足够大市场不会买单
: :我觉得主要是设计。没有创造性的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包括工程师和设计师思维局限在汽油车太多。: 从燃油汽车结构说起,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17.51.*
想象力丰富一点,两侧是电驱带全息街景大屏,中间全景环绕景观玻璃加护栏,车门前后开一键迎宾
【 在 wangyc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飞机一样,从上面进人,呵呵
: 发自「今日水木 on XT2251-1」
--
FROM 221.217.51.*
你傻了,两侧驱动部分前突然后带护栏,车门前开,护栏电动锁闭开启。。想加强防护电机玩法太多了,还可以遇到碰撞,乘员舱跟主体分离呢。
【 在 Armagedd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舱还是有必要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要不然你撞到前面的东西很容易就挂了
:
--
FROM 221.217.51.*
看我说的,专门电动护杠,强度溃缩距离比现在车强多了,现在一撞车车主就被前仓发动机推方向盘挤死,有个屁安全。护杠安装在两侧电机模块上,四圈保护乘员舱。感知碰撞和力度,必要时乘员舱解锁离开碰撞位。
【 在 hit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碰撞安全不要了?
--
FROM 221.217.51.*
大部分撞车的就是被发动机进仓挤死的
【 在 waterbud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面给你留个发功机舱,才能有缓冲区啊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221.217.51.*
就是保护人啊。比如跟你说,电车驱动部两侧化,中间夹着成员仓,车门前后开。关门后进入行车状态驱动部顶底中部伸出几根防撞杆,前后各给出80cm至一米空间,这个空间完全没有什么发动机之类。遇到前方撞击乘员舱向后解锁推移至后杠,这样就留出大概两米的安全空间没有任何异物二次伤害,对于绝大多数事故可以保命了。
这种设计绝大多数情况只有一两人出行,乘员舱只需要一米五,进入行驶状态也只需要3.5米,比现在通行效率高太多。并且进入低速停车状态缩回撞杆只需要,,1米5空间,前后开门连水平空间都省了大大节省高贵的商场驻车空间。一旦乘员增加,最多可以前后扩展到六米,按需使用,怎样?是不是比现在的设计安全灵活的多?
【 在 Armagedd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保护机器,是保护人
:
--
FROM 221.217.51.*
还可以防钻大货的底呢
【 在 jek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保护人啊。比如跟你说,电车驱动部两侧化,中间夹着成员仓,车门前后开。关门后进入行车状态驱动部顶底中部伸出几根防撞杆,前后各给出80cm至一米空间,这个空间完全没有什么发动机之类。遇到前方撞击乘员舱向后解锁推移至后杠,这样就留出大概两米的安全空间没有任何异物二次伤害,对于绝大多数事故可以保命了。
: 这种设计绝大多数情况只有一两人出行,乘员舱只需要一米五,进入行驶状态也只需要3.5米,比现在通行效率高太多。并且进入低速停车状态缩回撞杆只需要,,1米5空间,前后开门连水平空间都省了大大节省高贵的商场驻车空间。一旦乘员增加,最多可以前后扩展到六米,按需使用,怎样?是不是比现在的设计安全灵活的多?
: :
--
FROM 221.217.51.*
电机,水箱电池散热器,干电池。还是油车思路。做到两侧加底部一点不影响进风。电机微型化模块化是大趋势,跟油车完全不同。电车可以一个轱辘一套电池加驱动,中间无非连接传感线路,这样四轮可以伸缩扩展。油车可以一个轱辘一套油箱加发动机吗?
【 在 swimin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说你需要多学习
: 电动汽车前面是啥?为什么保留车头,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
--
FROM 221.217.51.*
又如何?有个屁用。多数正面碰撞驾驶舱都被挤压变形。
【 在 waterbudd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在搞笑吧,你不知道油车设计了发动机下沉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221.2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