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没有车商做大电池加小发电机的应急续航的车型?
为什么没有车商做大电池加小发电机的应急续航的车型?
家用轿车60度的电池+7KW的小增程发电机,车的重量控制在1.7T以下;
低速行驶按13kw/100km计算,续航是450km,平时使用够了;
长途高速行驶,17KW/100km计算,短途的有有350km的续航。
配一个7KW的小发电机(4400转),长途高速续航120km/s速率下也能到600km。
如果开个100km/s,能到750km,能应付绝大多数场景了。
低速 高速
60度 450km 13KW 350km 17KW
600km 10KW/100km + 7KW
这个7KM的小发电机,配个14L油箱,低速2200转3.5kw,高速4400转7KW,
主要是拿来做电量低于20%应急和长途高速提升续航时用,
冬天还可以用来取暖。
我的是54度的,由于没有应急增程,高速我一般只敢跑250km,
但是高速续航,我认为400km左右就够了,多了人受不了,
所以就算250km的高速续航我也能接受,我只是不能接受长途时的续航焦虑,
还剩80km续航的时候就开始不赶跑快了,担心跑不到充电的地方。
如果有了个小发电机,就没有续航焦虑,就算跑没有电了也能应急慢慢开到充电的地方。
当时这个车型对使用的人的要求比较高,必须要有一定的经验,
不能像一般车型一样傻瓜的时随便乱干,也不设置,也不规划路线。
可能像我这种习惯纯电的车型来说,小发电机这种市场很小吧,
或者是定位不清晰,容易误导不懂新能源车的人购买后影响体验。
--
FROM 117.136.33.*
担心电池反复充放电影响寿命,简单的做,
可以行驶过程中只增程不充电,发电只用于电动机增程,较少电池消耗。
驻车时才能临时充电;
这个小发电机主要还是应急和增程用,解决续航焦虑问题,
让你可以放心的把纯电续航用完,主要续航还是要去找快速充电桩
--
修改:caiyoulin FROM 117.136.33.*
FROM 117.136.33.*
【 在 DBRZGZ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配了增程器了为啥不配个50KW的? 这样即使亏电也可以边跑边充。
:
你这个保电的增程,本质上还是油车的使用习惯。
我希望是普通家用纯电习惯,不需要保电,只是带个应急的增程无焦虑,还是要安装纯电的习惯要做规划,要充电。
但是这个小增程器体积如果车商定制开发的话,应该是比市面上的发电机的体积要小,
这个成本不高,才几千块钱。
--
FROM 117.136.33.*
【 在 v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发电机和电池一起驱动车轮的
: 相当于大电池掉电慢一些,跑2小时少掉14度电,大电池没电了停车补一些再走,体验差、收益小。有这增程的钱不如加大14度电池
:
14度的钱多,而且重量。
60度的电,短途开肯定是够用的,只是偶尔一次的长途不够用,
像我,一年也用不到几次,所以只是需要有个几千块的小功率的应急增程,多个几千块的成本,
但是不用续航焦虑,至少能用应急增程开到充电的地方,而且长途有了这个应急增程后,
60度电的续航就完全够用了,冬天这个小增程更有好处了,还能有辅助加热。
目前的纯电,如果要长途高速的话,至少要80度电才算是比较合理的,3-4个小时充一次电,60度的话,2-3个小时就要充一次,还是有电频繁。但是这个小增程就达到80度电的效果了。
--
FROM 117.136.33.*
【 在 DBRZGZ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保证车辆在道路上安全行使的必要条件吧。
: 你举得那个例子,有些道路比如高速上,电池没电了是不可能靠着7kw的发动机发电慢慢悠悠行驶的。
:
这就是现在新能源车的问题,都按满足各种场景去做,成本下不来。
本质上纯电车就是一个短途代步车,总不能要求每个家庭都要把
这个代步车的标准提高到每天都是可以跑长途的车,或者买2台,一台天天放着。
所以现在像我开了快6年的纯电后,我已经习惯了纯电代步了,目前只是一年要回老家要跑2次长途。
但是要我为了这2次长途换个高级一点的车,我又不愿意了,贵那么多没有必要。
--
FROM 117.136.33.*
【 在 DBRZGZ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代表一部分人。 还有另外一部分人的需求和你不一样。
: 大部分家庭都是一辆车,这一辆车就要满足各种使用需求,不管是常用的还是不常用的。 所以有的人选择油车,宁愿体验差点,油费高点。 也有人选纯电动,偶尔长途租车就行了。 那自然就有人选增程,啥场景都能应对。 厂家也不傻,自然是那种需求的人多,就生产什么样的车子了。
:
可能是企业的市场划分吧。
网约车和家用车这块,13W 50-60度电这块的销量是最大的,但是这个区别的车跑长度
就是现在有电鸡肋的感觉。80度电的车城里开性价比不高。
厂商如果把13W 60度电左右的这个区间的车辆弄个简易应急增程,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市场的,
只是争议有一点大,本质上还是一个纯电的车,但是有发电机了这块怎么算。
还有这个区间的车本质上是走量用的,利润并不高,如果把这些车也弄成长途的车之后,
必定会冲击15W以上的利润高的高端车型。
而且这种小增程毕竟是很多缺陷的,没有经验的人开不好,投诉多了也会影响品牌,
厂家不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
FROM 117.1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