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米 Su7 27万起
我对买小米汽车的人群非常好奇
【 在 dryfish118 的大作中提到: 】
: Su7 作为一款相对小众的车型,其销量并不是主要关注点。这款车实际上有三个重要作用:
: 1. 确定基准。只有占据这个价位,后续推出的新车才能有调整空间。
: 2. 尝试和纠错。即使像华为这样强大的公司,也是经过多次尝试和折腾才达到现在的水平。小米还没有自负到认为自己的第一款车就能畅销。发布一款销量不高的车,即使出现问题,纠错成本也相对较低。
: ...................
--
FROM 123.118.66.*
消费类到工业品,工业品到汽车,轮船,再到飞机
这几个跨越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质量控制和安全设置理念。
从消费类直接跨越到汽车,敢买的人也是勇气可嘉。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听说主要目标人群是小米员工和10年前的米粉,看看这些人现在是不是赚到钱了。
--
FROM 154.16.27.*
关键是别人是上百年,几十年,十几年,几百万,上千万用户的反馈和迭代;
小米这么贵的价格,去给小米做小白鼠,搞第一代产品的迭代是不是傻。
有国外有国外品牌,要国内有国内品牌可选,要低价有卖了10来年的低价产品,
去选小米的思维,让人感到好奇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到没啥,实际老牌车企丰田、奔驰都出过人命相关的漏洞缺陷,汽车产品上市也有相关技术合规标准审查,主要还是品牌问题,小米自己已经给自己定义成偏屌丝的品牌了,做汽车还要用这个品牌就很迷。
--
FROM 222.128.83.*
工业产品和汽车类产品对于质量和系统设计的要求和消费类是完全不一样的理念,
一票做消费类的人去做汽车,管理理念就不一样。
【 在 hzzonl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手机电池的跨越去造车不也成了?
: 再说了汽车怎么就不算消费类产品了?
--
FROM 222.128.83.*
新势力是做互联网的,就不会硬件,反而会放手让懂得人去做;
另外,新势力的车也卖了7-8年了,小白鼠累计也有百来万了。(当然我自己还是不会买新势力的车)
你想想,一票做硬件的,还自以为年出货上亿台产品的管理层,会真的放任一个外人来管理一个新的大蛋糕吗?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势力3个,都是没造过车的吧
: 小米的车反而是吉利研究院院长造的
--
FROM 222.128.83.*
你没做过产品吧,研发一个产品和量产一个产品是两个维度的问题
研发一辆车,只要你不是文科生,你现在自己也能做到,但是汽车,工业品量产的理念和消费类电子品量产理念要求是两回事。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米做汽车也不会找没做过汽车的白丁来做,其他车企别说百年,20年前的技术迭代都没什么用了,车的系统都变了,你现在开发软件还用10年前的语言技术么?中国企业没有百年积累的多了,现在多少都成为了世界一流?我虽然不看好小米汽车,但你这种无知言论也是很可笑的。
--
FROM 222.128.83.*
新势力和小米我都不会买,既然你这么看好,你去买一辆,支持一下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是瞎捉摸了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实际上su7应该比理想one更让人放心
--
FROM 222.128.83.*
你这么支持,要不你买一辆,然后发个提过照片出来。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小木弄个汽车厂都是新兵蛋子啊?你做过企业么?进入行业的前提是搞定行业资源。
--
FROM 123.118.66.*
在于管理理念,和行业传统思维的转变;
一个行业的牛人变道另一个行业,做成的不多,做失败的比比皆是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不支持小米啊,我只说常识,没有哪家造车不用大量行业人员和资源的。
--
FROM 154.16.27.*